关于利用分层指导提高数学课教学实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4942 日期:2023-10-22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了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要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而学生(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又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在初二几何“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鼓励C、D层次学生回答)。
    然后抽一个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个命题的已知求证。该学生板书后,通过让C、D层次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MN。
    求证:MN∥BC,MN= (AD+BC)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出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要求: A层次学生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明,B层次学生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C、D层次的学生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引导1:能不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引导后检查A、B层次学生有多少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引导2:如何把你画的梯形转化成以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形?
    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后再去证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A层次的少数,B层次的多数,C、D层次全部还是不能写出证明过程)。
    引导3:如图(略),在梯形ABCD中,过D、M作射线交BC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得△DEC。引导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B层次部分、C和D层次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引导4:如图(略),能不能证明线段MN是△DEC的中位线?点N已是DC边的中点,要证MN是△DEC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2001学年,我担任初二两个数学基础一样的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 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我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或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要加强个别辅导。
    2.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D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C、D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一次,我发现他们老是把解方程当作式题计算来做,知道他们对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认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我要知道你们这一列同学中最后一位同学有多少只手指,现在我要倒数第二位同学跟最后一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则要倒数第三位同学跟倒数第二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再进行下去,直到我面前这位同学。因为你们这一列同学前后两个同学的手指数都相同,所以,我只要看我面前这位同学的手指数就可以知道最后那位同学的手指数。然后,我类比此例讲解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板书略)。
    通过这样举例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C、D层次的学生理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以后他们都会用同解原理按解方程的步骤来解方程了。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分层教学,从教材选用、学生程度、课堂辅导等多方面着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