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几种方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2062 日期:2023-09-21 来源:论文网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兴趣教学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课,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政治课讲的都是一些抽象空洞的大道理,没什么实用,考试的时候记记背背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大而空洞的抽象知识,而是源于实际,指导实践,服务生活。如我引用了一篇针对青少年的演讲材料,里面用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一系列词语。政治学科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领会这些词语的寓意。由此看来,学会用政治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所以政治学科知识并不是一些大而空洞的抽象道理,不论你的日常交际、演讲辩论还是学术论著等都要用到政治学科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
  二、激励教学法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的学科往往是能给他们带来成功体验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多激励学生,以鼓励赞赏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进步,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喜悦。
  学生好比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阳光和空气。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成长需要激励,学生需要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因此,在教学中要较多的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 尤其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因自身学习基础较差,时常会伴随自卑心理,有意识的把自己定位“差生”,认为自己不行,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更要关心鼓励他们。比如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专心听他说话,或对学生的一句赞扬,点一下头,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激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火花,教师也一定要精心呵护,给与鼓励。给每一位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自信,变原来僵硬被动的“要我学”,为生动活泼的“我要学”。
  三、探究学习法
  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学习方式由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向多样化的、自主的、能动的转变,探究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切实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把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我们不能长期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造成学生习惯行地按照教师的“吩咐”去机械性的操作,形成学习效果的极度低下。教师应放手再放手,还学生方式的选择权,让自主学习的培养落到实处。
  从合作学习的形式看,可以以同桌、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用全班集体交流的形式进行,既有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也有学生和老师的合作;从合作学习的内容上看,合作交流可以是课堂的学习重点、难点和疑点,还可以调查研究性的命题,分工实施再交流综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学习谈收获和体会……
  总之,在教学方法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地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