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近年来,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都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转变,而作文更能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作文教学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虽然特别“关注”它,但对于作文的训练和提高却“头痛”不已,究其原因我想还是目前我们高中教学的现状制约了作文的教学。
现状一:作文教学受高考制约,缺乏良性生存发展空间
一是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高中作文教学失去了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老师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材料作文我们就训练材料作文,你考话题作文我们就训练话题作文,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现在除了广大的高中生在训练话题作文外,初中也完全是话题作文训练了,甚至小学也“不甘示弱”“后来居上”了!实际上作文教学能不能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话题作文发展到今天不是已经有许多学生不会写有明确文体特征的文章,只会生搬硬套或是胡编乱造了吗?尤其是议论文,由于在小学和初中都没有系统地“训练”过,实在是无逻辑无顺序无意义的泛泛而谈之作!高考指挥棒已经造成作文教学的许多硬伤了。
二是高中教学的功利性制约了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是慢工细活,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数理化相对而言“见效”要快一些,于是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自动地疏远甚至是放弃作文阅读或训练,将时间用到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能“见效”的科目上去。语文老师尽管心里很是着急,担心学生学不好语文,写不好作文对今后的人生和工作有影响,但在升学率至上的今天也只好干瞪眼了。
还有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是生活的外延和内引,学生整天呆在学校里,连看电视看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生活体验有多少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样老师进行作文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也难怪有许多教师只是硬塞给学生一些所谓的“得分秘笈”了!
现状二:作文教学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
制订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按道理应该不成什么问题。但大多教师没有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无序化无系统性。这样,上作文课也没有具体的教案,只是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去写,然后批改然后讲评,至于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试想一想,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只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多少或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等。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长处与缺点,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激起自己写作的动力。
以往的语文教材大多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体系。现在新编的教材改正了过去那种模式,结合教材制定了选修“写作”部分,着眼于“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和能力,拟定了高中三年六个学期的写作训练系统,它由简而繁,从易至难,有较为完整合理的写作教学体系,是一部好的作文教材。如果教师能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作文教学计划,一定会使学生作文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但事实上,许多学校和教师图省事,只“教”“课文”,不“教”“写作部分”,更谈不上什么写作教学的计划和系统性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成了“驴肝肺”。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不好的工作作风,在对学生负责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综合以上现状,如何才能使中学作文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呢?多年来的教学积累使我觉得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大作文教学体系 1.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吕叔湘先生说过:我发现语文程度好,作文水平高的,不是那些平日照着课本苦读的,而是那些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可见,要想提高学生对作文水平,仅仅靠课堂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的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极大地充实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心灵。课外阅读是“杂粮”饭,营养丰富,含有增强学生素质的多种“维生素”。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我的具体做法是:
(1)开具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目标
我们首先为学生高中三年开具了一个阅读书目,这些书目中有世界名著和名家经典散文等,并且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的成长,与高中三年各个学期的教材配套。
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任务重,重点是经典散文和时文的阅读,教师每星期有计划地将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又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寒暑假和国庆元旦长假,我们都会让学生利用长假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会过一个充实的假期。此外,每学年订阅报刊杂志时期,要求学生在老师开具的若干目录中选择订阅。这些目录包括《作文与考试》《中学生阅读》《杂文选刊》《读者》《语文报》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存在胡乱选择的现象,在写作时有效仿的对象,作文成绩自然会相应提高。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阅读有经验
每个人的阅读品质阅读习惯都不一样,学校就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交流经验交流体会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阅读经验交流大会无疑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3)推荐佳作,让学生阅读有收获
有阅读就会有思考与感悟,学生将所思考的东西写成文字后,教师将优秀的习作推荐给报刊或展示在学校“学习园地”。每发表或展示一篇文章都会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样让学生感觉到了阅读是有收获的。同时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也会更加努力的。 2.指导学生写日记,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坚持写日记有许多益处:首先,写日记可以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我们每天写的日记,实际上都是一篇小作文。久而久之,写作水平就提高了。其次,写日记也可以加强思想修养。我们写的日记里,有一些是对自己身边、周围发生的事加以评论,或批评,或赞扬,久而久之,就加强了自己的思想修养。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作者思想修养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再次,写日记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写的日记,大部分都是我们身边、周围的事。要想写好,平时就必须观察自己身边、周围的事。这样观察能力就提高了。多年来的教学,我都注重指导学生写日记,在写日记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里、想象力。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时,引导学生用理智的眼光去观察,指导学生对观察的对象进行分类。对社会的观察: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格局,新氛围,新思想,新观念等;对人的观察:除了生活在身边的人之外,还有见义勇为的英雄,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等;环境的观察:花草丛鸟,山川树木,飞禽走兽,风雨雷电,日月星辰。通过写日记,学生的思想修养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很快。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3.除了以上所说的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让学生每周写《读写笔记》,规定篇数,对摘抄的文章写读后感或评语;每天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办《班级日报》等。另外学生辩论会、诗歌朗诵会、口头作文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办法。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以上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二、改革过去的作文批改法 1.用“串”、“评”、“正”、“改”“批”评改作文
“串”就是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评”就是学生互评作文,“正”就是教师对学生评改后的作文予以修正,“改“就是将批改后的作文交还本人,由本人订正修改甚至重写,“批”就是重新审批修改后的作文。作文的订正与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传统的作文,把学生写文章作为每一次练习的终点,忽视了“改文”这一重要环节。从某种角度来看,作文批改比写作文更有意义,就好像听课与评课一样,如果听了课而不评课那么这样的听课意义不大,通过认真评课后,听课才能更起作用。作文评改就好比听课后的评课,可以让学生在评改后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迅速调整改正,有助于学生作文的迅速提高,虽然程序繁琐但对学生写作提高效果明显。
2.弃“纠缪法”,实施“评优法”
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不断给学生以成就感,让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都感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从而提高作文热情,激发作文兴趣,养成写作爱好;不待老师讲,自觉写文章,不待老师改,自能批文章。现在一些语文教师生怕学生看不到自身作文的不足,以为教师的“纠谬”能够立即化为学生的能力,必欲点点滴滴指出才安心,否则就怕说批改不负责。其实这种做法是忽视了作文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模糊性、差异性和独创性,忽视了作文主体的主观情绪。采用“评优法”就是一改“纠谬法”那种千方百计寻找文中谬误的做法,以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为主,即使要指出错误,也应只抓主要的,而且应该先肯定成绩、或寓批评于鼓励之中,或于批评之后提出勉励。这样才能最大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希望在胸,豪情满怀,动力不减。 作文教学必须有体系,每一种体系代表了不同的科学化程度。以上几点看法是我多年来的实践总结,还不够完整,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高中作文现状的反思及几点教学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