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445 日期:2025-11-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开始光疗时使用1剂白蛋白1 g/kg,24 h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再次给予白蛋白1 g/kg,对照组46例则不再给予白蛋白治疗,继续光疗24 h后验血总胆红素,并比较两组总光疗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数值、总光疗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不能提高疗效。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 白蛋白 疗效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过程中,常配合使用白蛋白,白蛋白能与血中胆红素结合,阻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胆红素排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在光疗过程中有无必要重复使用白蛋白较少受到关注,文献报道中很多作者在光疗中重复使用白蛋白。我们将光疗过程中使用单剂白蛋白的患儿与重复使用白蛋白者进行比较,以研究白蛋白重复使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疗程有无影响,探讨光疗过程中有无必要重复使用白蛋白,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92例患儿均为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新生儿,符合以下几个条件:①足月,适于胎龄新生儿;②入院时血胆红素值符合使用白蛋白的条件[1],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③入院时日龄1~10 d;④入院时无胆红素脑病表现。入院后即给予蓝光光疗,并给予白蛋白1次,1 g/kg,24 h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出生体重2545~3860 g,平均3115 g,胎龄37~41.2 W,平均38.7W。两组胆红素值、日龄、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 (略)

  2.方法

  入院后给予蓝光光疗、苯巴比妥、输液等常规治疗,并在开始光疗时即予使用白蛋白一次,1 g/kg,24 h后给予取血验血总胆红素,此时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继续给予光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白蛋白一次,1 g/kg,对照组则不加用白蛋白,24 h后验血清总胆红素。

  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总光疗时间及住院天数。

  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结  果  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总治疗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略)

  讨论  

  目前蓝光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常用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还常需配合使用白蛋白。光疗是通过波长为425~475 nm的蓝光作用于浅表皮肤,使体表组织间隙中的未结合胆红素ⅨaZ型经过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产生胆绿色、无毒的水溶性异构体ⅨaE型,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2]。白蛋白是胆红素的重要载体,蓝光照射产生的水溶性异构体ⅨaE如果未与白蛋白结合则极不稳定,它可较快地逆转为ⅨaZ型影响排泄,静脉滴注白蛋白可增加ⅨaE与白蛋白结合,抑制ⅨaE型胆红素逆转为ⅨaZ型胆红素,便于排泄[3]。白蛋白可与胆红素结合而有利于其体内运输和排泄,还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使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预防核黄疸[2]。多数研究者认为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过程中使用有助于胆红素排出及预防胆红素脑病,所以在光疗中配合使用白蛋白已成为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根据刘义[1]推荐使用白蛋白的指征,当总胆红素值达到“光疗失败换血”时使用白蛋白,总胆红素值处于“光疗”与“光疗失败换血”之间时,应考虑有无高危因素,决定是否使用白蛋白,一般用于生后1周内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但在临床中对白蛋白的疗程较少有人关注,存在一定程度滥用白蛋白的现象,有人建议连用3天,有人在治疗24 h后胆红素下降不理想时再次使用白蛋白,一些病人家属为“保险”而要求再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白蛋白。本文将入院后经过光疗和使用单剂白蛋白24小时后的患儿分组,治疗组加用一次白蛋白,1 g/kg,与不再加用白蛋白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从表2中可看出,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值、总光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黄氏[4]研究认为蓝光仅能透过皮肤2 mm厚度,作用于组织间隙中的胆红素,对血管中的胆红素无效,白蛋白的输注会引起胆红素在体内重新分布,血管外的胆红素转移进血管内,从而可能影响光疗的效果,白蛋白+光疗效果反不如单纯光疗者,且白蛋白为血液制品,使用有一定风险且费用高昂。当间接胆红素处于高水平时,血液中大量的白蛋白与间接胆红素联结,随即很快被肝细胞内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所摄取而将白蛋白分离出来,血浆蛋白虽参与了胆红素代谢,但白蛋白仅作为一种载体很快被分离出来,所以血浆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5]。在使用一剂白蛋白并光疗24 h后,胆红素已下降,多数已降到核黄疸警戒值以下,核黄疸风险大大降低,此时没有必要再使用白蛋白。
  
  综上所述,白蛋白虽被认为能与胆红素结合,防止胆红素入脑,加速胆红素排泄,但有人认为光疗中使用白蛋白反而影响光疗效果,本文研究表明,在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对疗效及总光疗时间并无益处,反而增加住院费用及使用血液制品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单剂白蛋白后,如无核黄疸高危因素,应避免重复使用,或根据血清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决定是否需重复使用白蛋白。

参考文献


  [1]刘 义.高危新生儿黄疸的诊治[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3):196-197.

  [2]刘兴国.新生儿黄疸的治疗[A].见: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6-258.

  [3]叶志君,张惠英.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11):655-656.

  [4]黄晓红.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6):9-11.

  [5]亢 娟.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血浆蛋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4,15(3):1-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