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创伤病人的综合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390 日期:2025-09-2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脊柱创伤;病人;综合护理

脊柱创伤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患者往往合并脊髓损伤,轻者脊髓受压,重者脊髓完全断裂, 是一种致残性损伤。外伤导致身体脊髓器质性改变,致使患者截瘫,因截瘫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内脏功能紊乱,全身抵抗力降低,可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病人需长期卧床,易发生精神苦闷,悲观失望。。护理工作担负着防治并发症及防止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的任务。要做到综合有效护理就要求护理工作者有高度责任心及较高的专业水平,通过精心的护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防止并发症,为康复奠定基础。为了提高该类病人的护理质量,现将我科2009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脊柱创伤的65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患者中男42例,女23例;坠落伤12例,车祸伤42例,重物砸伤11例;胸腰椎骨折38例,颈椎骨折27例。结果65例中,65例精神状态良好,经治疗顺利出院。1例患有轻度精神抑郁症,经过给予心理疏导后,病人积极配合治疗。1例出现坠积性肺炎,经抗炎、排痰治疗后顺利出院。

  2 护 理

  2.1 疼痛的处理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截瘫,痛觉失去,可是椎体骨折部位仍有疼痛感存在,必须保持局部的稳定,方可止痛。

  2.2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1)伤后疼痛,不敢咳嗽和深呼吸以致排痰受限。(2)高位截瘫患者由于肋间肌麻痹,以致呼吸运动幅度减弱,继发缺氧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3)因腹肌麻痹,肠蠕动减弱而致腹胀,导致肺膨胀不全。因上述原因极易发生肺不张、肺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疼痛明显者,初期可给必要的镇痛。(2)鼓励、帮助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如拍打胸背部,定时翻身、体位引流,通过运动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痰液排出。痰液不易排出时,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如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药或投用祛痰剂(化痰片)使痰液稀释、松动,易于咳出。(3)腹胀明显者,应禁食给予胃肠减压。(4)高位截瘫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5)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以上措施,在65例患者中,或单独应用,或依次联合应用,除1例坠积性肺炎外,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

  2.3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发生泌尿系统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原因:(1)多次、反复的导尿或长期留置导尿管,由于无菌观念不强,尿液的反流、细菌的带入等;(2)导尿管的扭曲,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的存留;(3)长期的卧床,机体抵抗力的下降。

  2.4 防治与护理措施 (1)病人伤后常规留置导尿管,保持尿路通畅。伤后10天以内主要是防止膀胱功能损害和尿路感染。当脊髓神经反射逐渐有所恢复时,应着手训练膀胱的舒缩功能,采取定时放尿,一般以4小时开放导尿管1次,既可预防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又有利于自律(或反射)性膀胱的建立。(2)手压逼尿:一般伤后3周拔除导尿管,采用手压逼尿,这样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感染。手法挤压时,操作者的双手掌重叠,放在膀胱的底,向下向后徐徐加压,至尿液排出,注意不要中断,挤压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膀胱操作及逆行性泌尿系感染。(3)预防与控制感染:患者留置导尿3天以上者,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2次/天,并鼓励患者多饮水,间断饮水2500~3000ml/天,以增加尿量,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1]。

  2.5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截瘫病人易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有:(1)瘫痪患者皮肤失去知觉,加之长期卧床,骨突出部位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极易造成褥疮[2]。(2)截瘫以下的部位不能活动,以致某些部位长时间受压;(3)截瘫平面以下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皮肤血管收缩,血供差;(4)胃肠功能差,抵抗力差。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及时变更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分别采取仰卧、左右侧卧位。②加用海绵垫或气圈保护皮肤。床单不可有皱折,应保持干燥、清洁;③骨突部位加强护理:如骶尾部、大粗隆、足跟等每日多次察看。翻身时防止拖拉病人以免皮肤磨破;对骨突处施加轻柔按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④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6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处理

  2.6.1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因 由于病人截瘫平面以下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膀胱、直肠肌肉松弛,括约肌收缩,停止排便、排尿。又加上病人食欲不振、腹胀,所进食物中含纤维素相应减少,所以肠蠕动更弱,因此便秘极为常见。

  2.6.2 防治与护理措施 (1)早期适当控制饮食,以防腹胀,两周后可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和足够水分的饮食。(2)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可按结肠走行方向按摩,投用轻泻剂,如番泻叶等。必要时可采用低压灌肠,以软化大便。若为粪块阻塞,可用手指掏出。(3)便后注意肛门的清洁卫生。

  2.7 防止肢体挛缩与畸形 (1)下肢瘫痪应用软枕头或托板支持足掌,使踝关节屈曲90°,经常按摩足部、更换膝关节的位置,防止绳肌挛缩和关节粘连。瘫痪的肢体定量做按摩和被动活动,每天4~6次。(2)伤后3个月进行躯干上部的平衡训练,依靠背部支具先倾斜30°再逐渐坐直,然后进行离床训练,最后借助工具站立、使用轮椅或行走[3]。下肢训练是利用床上吊环平衡牵引,充分使膝、踝等关节活动。一般每小时锻炼35分钟即可。若每天锻炼次数过多,且每次锻炼时间太长,肌肉由于持续长时间的活动,肌酸沉积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疼痛,发生疲劳,效果反而不佳。

  2.8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颅骨牵引是治疗高位截瘫的重要措施。在护理方面应注意:(1)翻身时勿扭转躯干及颈部,头与躯干必须保持一直线。(2)防止枕后部褥疮:局部可按摩、定时翻身预防。(3)防止颅骨牵引的脱钩:颅骨牵引开始3~4天内,每天拧紧螺纹一圈,以防脱落。(4)防止感染:对牵引针眼进行预防性抗炎护理措施,每日4次用75%酒精点滴消毒,注意观察针口敷料有无渗液或污染,要及时更换,保持敷料干洁,避免感染的发生[4]。

  2.9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高位截瘫的病人经常出现体温高达39℃以上。这是由于颈髓损伤后,大部分交感神经推动作用,使损伤平面以下皮肤和毛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汗不能,因而体温不能释放发生高热。这时应采用通气、冷敷来降温,投用解热镇静药。

  2.10 手术前后的护理

  2.10.1 术前准备 皮肤有否损伤、感染或压疮;术前灌肠,防止术中粪便污染手术野;导尿管应固定牢靠,防止脱落,手术前应开放引尿。

  2.10.2 术后护理 注意全身情况,注意伤口渗血情况,注意截瘫进展情况,注意橡皮引流管引流情况,注意翻身时勿扭转躯干,注意防止大小便污染伤口。

  2.11 健康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措施,取得家属的配合,出院时讲解继续功能锻炼的方法,嘱其定期复诊,有异常及时就诊。

  3 体 会

  脊柱创伤是导致残性很高的损伤。病人需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并且并发症较多,如褥疮、泌尿系感染、胃肠功能紊乱。所以,要求我们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曲丽辉,孙玉秀,刘 青,等.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后的护理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09,(35):239 -240.

  [2] 李宪龄,胡 靖.褥疮的护理体会[J].西安医药,1997,9(3):120-122.

  [3] 胥少丁.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87-689.

  [4] 周 艳,周 晨,朱 燕.颈椎损伤患者行颅骨牵引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6,14(6): 133-13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