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蛇床子素贴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96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672 日期:2025-08-19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金海,王可,苑振亭,霍跃宁,赵中华

【关键词】 蛇床子素;外用制剂;银屑病

蛇床子系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的果实,其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和多种香豆素衍生物。《本草纲目》记载:“蛇床子辛苦,性温功能入肾补命,祛风燥湿”。临床上采用蛇床子或其复方制剂治疗荨麻疹、湿疹及银屑病等,但因其剂型多为软膏剂、洗剂,且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低、用药量大,临床疗效低,使用不方便。为了加速蛇床子的现代剂型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推广蛇床子在临床中的应用,我们提取了蛇床子中主要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研制了“蛇床子素贴剂”这一剂型,以期寻找到理想的药物与剂型,为银屑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长效的方便制剂。笔者使用蛇床子素贴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96例,并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作自体对比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均符合银屑病诊断标准[1]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年龄、性别不限。孕妇除外;剔除治疗前14 d使用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及1周前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或内服抗组织胺药物者。

  淘汰标准: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验证中途退出者;违反试验方案者;试验中发现合并使用了其他治疗银屑病药物者;无故失访者;因不良事件终止试验者,计入不良反应,但不计入疗效统计。

  1.2 一般资料

  29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症状、皮损典型。其中男131例,女165例;年龄21~56岁,平均(33.15±12.8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6年,平均7.92年;本次发作病程最短6 d,最长17个月,平均7.13个月;有家族史者31例,占10.5%。皮损表现为斑块状者207例(进行期82例、静止期125例),点滴状89例(进行期63例、静止期26例)。

  1.3 评分标准

  1.3.1 皮损程度

  0分:无皮损;1分:靶皮损面积≤3 cm2,覆有薄层鳞屑,略肥厚,微红;2分:靶皮损面积为4~6 cm2,表面鳞屑较厚但不脱落,皮损较肥厚,呈粉红色;3分:靶皮损面积为7~10 cm2,表面鳞屑很厚,打开衣服,鳞屑脱落,皮损明显肥厚,呈皮革状,黯紫红色。

  1.3.2 自觉症状

  0分:无瘙痒;1分:偶有轻度痒感;2分: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3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

  1.4 观察方法

  采用开放式自体对照的方法,左侧肢体靶皮损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每日2次;右侧肢体靶皮损外用蛇床子素贴剂(含5%蛇床子素,医院制剂室自制),每日1次。每2周复诊1次,连续观察6周为1个疗程。每次复诊时详细记录靶皮损的面积、鳞屑、皮损的肥厚程度、红斑、瘙痒情况,并详细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刺激及全身反应)。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3]标准,治疗结束时计算有效指数,按各指标改善百分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对疗效进行评估。痊愈:皮损程度和自觉症状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程度和自觉症状积分值减少≥60%,<95%;有效:皮损程度和自觉症状积分值减少≥20%,<60%;无效:皮损程度和自觉症状积分值减少<20%。

  1.6 统计学方法

  一般资料和疗效比较采用Ridit检验,皮损程度和自觉症状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表2)表1 2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程度和自觉症状积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复方氟米松软膏组比较,△P<0.05 表2 2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略)

  2.2 不良反应

  复方氟米松软膏组不良反应有轻微的蛰痛、灼热感及干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5%(41例),蛇床子素贴剂组出现轻微的灼热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8%(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报道,蛇床子具有抗炎与止痒作用、抗菌与抗凝血作用以及抗诱变作用[4-7],这些作用与银屑病的痊愈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取了蛇床子中主要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研制了蛇床子素贴剂,对296例患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贴剂和复方氟米松软膏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72%和82.77%,说明蛇床子素贴剂对银屑病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与复方氟米松软膏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临床观察中发现蛇床子素贴剂组止痒效果与复方氟米松软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观察中发现,多数患者在使用2周后开始见效,主要表现为鳞屑脱落,2~4周红斑变淡,皮损逐渐缩小,周边轻度色素沉着,大片皮损多表现为多个岛状皮损,4~6周皮损浸润(厚度)变薄,皮损面积变小,明显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此外,应用蛇床子素贴剂治疗不同分期寻常银屑病疗效不同,静止期优于进行期,故对静止期寻常银屑病患者,可优先考虑单独使用蛇床子素贴剂治疗。蛇床子素贴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有轻微的灼热感,一般用药1周后出现,轻度可耐受者一般不需停药,不可耐受者减量或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 512.

  [2] 刘辅仁.实用皮肤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2.

  [3] 赵 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05-705.

  [4] 连其深,周 俐,叶和扬,等.蛇床子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9,19(3):167.
  
  [5] 彭涛冯,玛 莉.蛇床子止痒有效成分的筛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2, 2(5):283-284.

  [6] Rosselli S, Maggio A, Bellone G, et al. Antibacterial and anticoagulant activities of coumarins isolated from the flowers of magydaris tomentosa[J]. Planta Med,2007,73(2):116-120.

  [7] 殷学军,向仁德,刘德祥,等.中药蛇床子水溶性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抗诱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8,10(3):133-14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