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益肾化浊祛瘀逐痰法;康脑丸;血管性痴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9~80岁,平均64.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2年,平均3年1个月;轻度痴呆42例,中度痴呆28例;伴高血压41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6例,心脏病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5年,平均3年3个月;轻度痴呆21例,中度痴呆9例;伴高血压20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3例,心脏病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证候分型及伴随疾病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1]。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采用“临床很可能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1],辨证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证者,有关证候积分≥7分。符合临床痴呆评定表(CDR)[3]轻度和中度标准。Hachinski 缺血量表(HIS)[4]评分≥7分。 1.3 治疗方法 正式用药前均经过2周的清洗期。治疗组予康脑丸(本院制剂室生产,生产批号041010),每次6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予喜得镇(Hgdergine,每片1 mg,天津华津制药厂与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批准文号H10910054),每次2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予适当对症处理,如血压过高使用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除外),有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但均停用其他益智药、抗凝药、降脂药及扩血管药物等。
1.4 观测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变化。
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标准,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为主要参考指标:疗效指数=(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显效:疗效指数≥20%;有效:疗效指数≥12%;无效:疗效指数&<12%;恶化:疗效指数&<12%。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经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60例中,显效32例(53.33%),有效19例(31.67%),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30例中,显效11例((36.67%),有效9例(30%),总有效率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见表1)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2.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略)
2.4 安全性分析
2组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脏器损害。
3 讨论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涉及肝、肾、心、脾诸脏,尤其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多因年高正损,情志内伤,或饮食失节,或劳逸失度等因素,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髓海渐衰,虚气流滞,水津失布,湿聚成痰,络阻为瘀,化生浊毒,阻络蒙窍,脑络闭塞,神机失用而发为血管性痴呆。中医学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与西医学的认识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如中医学认为,“高年无记性者,髓海渐空”、“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或梗死都可使脑体积减小,当梗死脑组织容积超过80~150 mL时即可出现痴呆[5]。现代研究认为,“虚、痰、瘀”的病理特征与现代医学对本病“高脂高凝”的病理认识相符。在微循环的改变上,痰证突出表现为血液凝固性增高及脑血流量降低,瘀证的突出表现为血液浓稠性及循环压力升高。根据血管性痴呆以肾虚精亏为本,痰瘀浊毒阻络蒙窍为标这一关键病机,我们制定了益肾化浊、祛瘀逐痰这一治疗大法。康脑丸以何首乌、枸杞子、益智仁、菟丝子益肾填精,配用西洋参补气健脾以治本;全蝎、水蛭活血化瘀通络,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以治标,全方标本兼顾,共奏益智醒脑之功效。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康脑丸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能明显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大部分指标,降脂降粘,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智力。本药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1] 田金州,韩明向,徐晋文,等.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9):329-330.
[2] Roman GC, Tatemichi TK,Erkinjuntti T, et al. Vascular dementia: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studies-Report of the NINDS- AIREN International Workshop[J].Neurology,1993,43:250-260.
[3] Morris J. The CDR:Current version and scoring rules[J]. Neurology,1993,43:2412-2413.
[4] 田金州,韩明向,徐晋文,等.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5):16-24.
[5]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