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动宁冲剂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354 日期:2025-07-2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抽动宁冲剂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诊治的9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抽动宁冲剂;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硫酸泰必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中药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抽动宁冲剂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能达到与硫酸泰必利同等疗效,且不良反应低。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抽动宁冲剂;疗效观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儿童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临床特征为一组或多组肌肉无意识地反复抽动以及各种发声障碍,可同时伴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问题。常表现为眨眼皱眉、抽鼻咧嘴、仰颈摇头及口中发出异声秽语等行为。本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呈反复发作的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儿童心智发育和学习成绩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目前,西医多采用泰必利、氟哌啶醇等治疗,但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有明显的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其疗效难以持久,且复发率高。笔者总结前辈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摸索出有效方剂“抽动宁冲剂”,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将应用抽动宁冲剂治疗60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90例为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患儿,全部病例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气郁化火型)的患儿。全部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4~18岁;病程1~8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18岁;病程1~8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起病于18岁以前。(2)表现为多种运动性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二者同时多见。(3)抽动几乎天天发生,每日多次。至少已持续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且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月。(4)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可在激动时加剧,睡眠时消失。(5)抽动障碍致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6)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的不自主抽动和发声。其中(1)(2)(3)(6)为必备项,(4)(5)参考可确定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给予抽动宁冲剂。药物组成:白芍1 g、柴胡1 g、栀子1 g、当归4 g、菊花1 g、薄荷0.5 g、天麻1 g、钩藤0.5 g、牡丹皮1 g。均为散剂,由江苏江阴天江制药厂提供。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2.2 对照组

  硫酸泰必利片口服,由天津中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提供,产品批号36050005。从小剂量开始,4~7岁 50 mg/次,3次/d;7~10岁75 mg/次,3次/d;10~18岁100 mg/次,3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3 疗效评定

  3.1 病情判断标准

  共分5级。(1)轻微抽动:评分1~9分。(2)轻度抽动:评分10~19分。(3)中度抽动:评分20~29分。(4)明显抽动:评分30~39分。(5)严重抽动:评分40~50分。

  3.2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TGTSS量表)[1]中多发性抽动患儿运动性抽动及发声性抽动进行评估。用TGTSS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减分率在60 %以上。有效:减分率在30 %~59 %。无效:减分率在30 %以下。

  YGTSS减分率=[(治疗前量表积分-治疗后量表积分)÷治疗前量表积分]×100 %

  3.3 治疗结果

  3.3.12组疗效比较

  经过1个疗程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疗效比

  3.3.2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为恶心、纳少;1例为腹泻。对照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嗜睡3例,情绪失控2例。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4讨论

  多发性抽动症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儿童患病率约为成人的10倍。中医文献无此病名记载,但依其临床表现,多属中医“肝风”“抽搐”“瘈疭”“筋惕肉瞤”等范围。本病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引发,所以临床可见气郁化火、脾虚痰聚、阴虚风动等证候。我们针对气郁化火证型进行了临床观察。

  这一证型的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其证候特点明显易辨,临床所见患儿面红目赤,皱眉眨眼,张口歪嘴,摇头耸肩,发作频繁,抽动有力,口出异声秽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具体表现为动。“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则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引动肝风,上扰清窍,从而可见皱眉、眨眼、张口、歪嘴等表现。据临床资料分析,患此病证的小儿大多性格内向、脾气急躁,情绪刺激、情感波动可加重病情。《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主要病位在肝,与小儿的生长环境、家庭条件密切相关。

  抽动宁冲剂主要由柴胡、白芍、栀子、当归、菊花、薄荷、天麻、钩藤、珍珠母、牡丹皮等中药组成,是由清肝达郁汤化裁而成,具有清肝泻火、熄风镇惊的作用。方中栀子苦寒,清肝利胆,善清肝热又可导热下行。薄荷清扬上浮,疏散郁遏之气,可透达肝经郁热。柴胡升散,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顺肝之性,又为肝经引经药。天麻、钩藤熄风止动解痉,《本草纲目》说“天麻为治风之要药”,具有平肝熄风之效,配钩藤加强平肝熄风的作用。菊花具有辛凉疏泄、清热平肝熄风的作用。《本草经疏》说:“菊花专治肝木,故为祛风之要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解痉挛。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为血中之气药。当归、白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又可防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珍珠母咸寒,平肝潜阳、清肝泻火,与钩藤、天麻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功。牡丹皮味苦性寒,凉肝平肝、清血中之伏火。综观全方,笔者认为本方为多发性抽动症气郁化火型之巧妙方剂,临床使用也证实其疗效可靠。可使气郁得舒,风动得静,火热得清,郁热同调,立法周全,组方精当,为清肝泻火、熄风镇惊的首选方。临床应用时可据患儿的病情随症加减。肝火旺者加龙胆草、水牛角;喜怒不定、喉中有痰者加浙贝母、竹茹;大便秘者加槟榔、瓜蒌仁。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抽动宁冲剂可明显减少运动性抽动及发声性抽动的抽动类型,减轻抽动频度、强度、复杂程度及对生活、行为的影响,改善患儿的情志,减少复发,无明显副作用,剂型方便安全可靠,患儿及其家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eckman J F,Riddle M A,Hardin M T,et al.The 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initial testing of a clinician rated scae lf tic severity[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89,28(4):566-573.

[2]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