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251 日期:2025-07-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总结鞍区肿瘤切除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观察要点,探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术后早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鼻腔分泌物、24h出入水量、尿量、尿比重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 本组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颅内血肿1例,尿崩症9例,胃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1例,中枢性高热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1%。结论 术后及时发现并发症,且立即处理是手术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并能降低病死率、病残率及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鞍区肿瘤;早期并发症;护理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01~200712 73例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处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7例,女26例,年龄6~72岁,平均45岁;垂体腺瘤33例,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27例,视神经胶质瘤3例,异位松果体瘤4例。

  1.2 并发症的观察

  1.2.1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1]。术后早期连续24h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出现下列病情变化之一,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剧烈头痛、呕吐;神志由清醒逐渐转为嗜睡或昏睡;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深慢;血压升高>140/90mmHg;一侧肢体瘫痪;头部引流量增加,颜色加深或鲜血样。发现上述异常在报告医生的同时,以20%甘露醇100~200ml快速静滴脱水治疗,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1.2.2 尿崩症:多在术后1~2d发生。护理上严密观察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尿量,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并定时监测血糖、尿糖。当患者尿量&>250ml/h,尿量&>4000ml/d,尿比重&<1.005,应视为发生尿崩症[2]。症状较轻者可嘱多饮水,增加补液量,若尿量&>250ml/h,持续2h以上时可静滴垂体后叶素或口服弥凝片,根据尿量调整药物剂量,将尿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密切关注水电解质的变化,2次/d检查血电解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尿崩症处理重视丢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低钠、低氯血症。

  1.2.3 胃出血:消化道出血一般在术后3~7d出现,患者呕吐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伴有呃逆、腹胀、黑便、低血压、休克等。患者出现上述表现时,应暂禁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注意保暖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3]。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如洛塞克、西咪替丁、立止血等制酸类止血药;活动性胃出血者抽吸胃内容物后以冰盐水2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2mg反复洗胃,洗净血性物再灌入云南白药、氢氧化铝凝胶保护胃黏膜。出血停止2h后,试喂少量牛奶观察2~3h,如无再出血,逐渐增加饮食量及次数。

  1.2.4 脑脊液鼻漏:发现脑脊液鼻漏,应嘱病人卧床休息1~ 2周,并保持鼻腔清洁,有脑脊液从鼻腔漏出时,用无菌纱布及时蘸干,禁忌向鼻腔内填塞敷料或掏挖鼻腔,否则,既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又可使漏处破口再裂。同时要禁忌冲洗、滴药,尽量避免屏气、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一过性脑脊液鼻漏一般在术后1~2周可自行闭合,超过1个月未闭合者行脑膜修补术。本组1例患者并发一过性脑脊液鼻漏,经精心护理,15d自行闭合。

  1.2.5 中枢性高热:患者出现体温升高>38℃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常用冰枕、冰袋、冰盐水灌肠,冰液体输入等物理降温措施。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采用降温毯持续降温。

  2 结果
     
  本组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颅内血肿1例,尿崩症9例,胃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1例,中枢性高热2例,并发症发生率19.1%。

  3 讨论
     
  颅内出血是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鞍区肿瘤位置特殊、肿瘤浸润生长、手术不可避免牵拉邻近结构,以及术后血压、颅内压波动等因素,均可诱发颅内出血。临床观察的重点是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颅内出血的征象,在及时脱水的同时,需行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准备。颅内出血如果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效果较好。一旦出现昏迷、鼾声呼吸、双侧瞳孔散大等严重脑受压的表现,脑组织血流灌注停止,预后差。本组1例颅内出血患者,因及时发现,手术清除血肿治愈,无后遗症。

转贴于
     
  本组尿崩症患者发生时间为术后72h内,系肿瘤累及视上核至垂体后叶的纤维束由手术牵拉所致[4]。临床观察及处理过程中及时控制尿量的同时,记录24h出入水量。要做到每小时有对比,并全程监测水电解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低氯、低钠血症。静脉输液的同时,鼓励并协助患者经口补盐和水分,禁用含糖饮料,以免高渗利尿加重尿崩。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是预防和控制尿崩症所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重点。本组除极少数脑水肿病例使用甘露醇外,未常规使用脱水剂,从而有利于及时控制尿崩症。
     
  为了使营养的供给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术后24h应尽早进食,而鞍区手术可使丘脑下部受损反射性引起胃肠黏膜糜烂、出血。患者出现胃出血先兆或胃出血时进食可加重胃肠黏膜损伤,甚至诱发大出血,应暂禁食并采取止血处理。出血停止后,试喂少量牛奶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于胃出血尤其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的重点是每次喂饮食前回抽胃液,以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是否有再次胃出血。本组1例反复多次胃出血患者,处理过程中采取观察与止血相结合的办法控制了出血。
     
  脑脊液鼻漏常因术中撕破鞍上池蛛网膜囊所致。术后必须观察鼻腔渗漏情况,如有持续不断的水样分泌物流出或主诉咽部有水流下感时应高度怀疑有脑脊液鼻漏,立即留取样本送检,帮助确诊。一旦确定为脑脊液鼻漏,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应卧床休息,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中枢性高热常因肿瘤累及下丘脑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所引起。高热使脑耗氧量增加,加重脑水肿。因此,当患者出现体温升高&>38℃即应采取降温处理。降温宜以物理降温为主。由于冬眠低温治疗不良反应多,尽量不用或少用。降温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及全身情况,以了解降温效果,防止冻伤及虚脱发生。
     
  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是治疗鞍区肿瘤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我们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鼻腔分泌物、24h出入水量、尿量、尿比重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健.脑出血CT改变与预后关系的探讨(附36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9):13.

  [2] 游洪, 姜淑娥.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04,25(3):2728.

  [3] 徐欣,赵明,王启弘. 鞍区肿瘤的术后并发症及防治[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6):1516.

  [4]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0.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