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绝大多数须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沿用成人切口,组织损伤大并破坏原腹股沟管解剖,存在医源性损伤及较高复发率,术后患儿恢复时间长,疤痕暴露等缺点。根据小儿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我们近年来采用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隐睾3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38例,年龄一岁半至六岁。其中交通性鞘膜积液28例,单侧交通性鞘膜积液23例、双侧交通性鞘膜积液5例,隐睾10例,单侧8例,双侧2例隐睾合并斜疝1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0年-6年。本组均为择期手术,手术时间15-60分钟,平均35分钟左右,出血量5ml-15ml。术后全部病例均有阴囊轻度水肿,2-5天后自行消退。无严重水肿及血肿。5-7天拆线,中途换药一次,切口全部一期愈合。结果治愈38例,术后无复发,随访32例,失访6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其中随访一年以上15例。
2手术方法
鞘膜积液者,患儿在基础麻醉下,按无菌手术消毒铺巾,术者以手指经阴囊触及皮下环,定出体表皮下环位置,沿皮纹方向横形挑式切开皮肤1.5cm-2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精索。切开精索外筋膜,须仔细寻找未闭鞘状突管高位结扎,积液鞘膜切开放液,修剪鞘膜即可。隐睾者找到睾丸后,游离松解精索。术者以手指向下扩张至阴囊底,切开阴囊底部皮肤1cm,在皮下与肉膜间作潜行分离出一囊腔,切开肉膜将睾丸下降并固定在囊腔内。
3讨论
由于小儿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形成疝和鞘膜积液。而小儿隐睾约占70%在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疝囊、鞘膜积液、睾丸下降的必经之路,皮下环上通腹腔,下达阴囊。上方无重要的神经、血管及重要组织覆盖,小儿腹股沟管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共只有1cm-1.5cm长。与内环口十分相近,且小儿斜疝不存在腹股沟管肌肉薄弱的因素,在外环处分离疝囊,未闭之鞘状突管,即可达到内环处,从而达到高位结扎疝囊及未闭鞘状突管,阻止疝内容和积液来源,皮下环处切口易于暴露精索和腹股沟型,皮下环型隐睾。采用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上述两种疾病,本组38例术后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简单术式与传统手术入路方法相比较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周围组织破坏少,无需破坏正常腹股沟管解剖等优点,将组织损伤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且横切口与皮纹一致,术后切口疤痕小,成人后可被阴毛覆盖,符合美学观点,帮助克服了患儿心理及精神上的负担,切口不易被尿液弄湿,无需换药等特点,因此,我们认为采用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腹外型隐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于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38报告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