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胃癌;坐珠达西;小建中汤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临床早期 70%以上没有明显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所以预后很差。早期胃癌可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等。 晚期可出现胃区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 早期胃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晚期胃癌多数都发生转移,即便能够手术也仅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所以以化疗为主。但是由于化疗药有很大的副作用,降低机体免疫力,移植骨髓造血,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毒性。所以化疗后胃癌患者的预后反而更差。临床上,中晚期胃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手段,以充分结合各治疗方法的优势。我们通过坐珠达西合小建中汤同时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4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晚期胃癌患者45例。年龄在41—73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加坐珠达西配合小建中汤)23例,乳头状管状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9例,鳞癌及腺鳞癌5例;溃疡型12例,溃疡浸润型7例,肿块型4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对照组22例,乳头状管状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8例,鳞癌及腺鳞癌6例;溃疡型11例,溃疡浸润型7例,肿块型4例;年龄在43-73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具有可比性。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 TPF 方案化疗, 第 1 天,紫杉醇 135 mg/m2,静脉滴注; 第 1~3 天,DDP 25 mg/m2,静脉滴注; 第 1~3 天,醛氢叶酸 200 mg/m2,静脉滴注;第 1 天5-Fu 250 mg/m2, 静脉推注, 第 2 天开始, 1 500mg/m2, 48 h 持续静脉滴注, 1 个周期21 d 。治疗组于TPF 方案化疗同时口服坐珠达西配合小建中汤加减。坐珠达西每2日一次,每次1克。
小建中汤加减组成芍药15,桂枝10,甘草6,生姜10,大枣10,饴糖30,黄芪30,每日 1 剂, 水煎服, 早晚分 2 次服用。30天为 1 个周期。2 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实体瘤评价标准[1], 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 (PR)、稳定 (SD) 和进展 (PD)。体重指数: 治疗前后均测体重 2 次( 连续 2 d), 取平均值, 若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1.5 kg 为显效, 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1 kg 为有效, 若治疗后较治疗前无增加或增加不足 1 kg 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3.2.1近期疗效 治疗组 23 例中, CR 3例, PR 10例, 总有效率(CR+PR) 为 56.5%; SD 和 PD 10 例( 占 43.5%)。对照组22 例中, CR 1 例, PR 6 例, 总有效率为 31.8%; SD 和 PD 15例(占 68.2%)。2 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2体重指数 治疗组中, 显效12例, 有效 6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达 78.3%; 对照组22例中, 显效3例, 有效3例, 无效16例, 总有效率为27.3%。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当肿瘤向邻近脏器或组织浸润时,肿块常固定而不能推动。癌肿扩散转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转移而出现相应症状。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机体状况恶化,病变加重。而中医药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注重扶正与祛邪,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中药认为胃癌多属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畴.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久则成积。 中草药治癌有以下特点 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坐珠达西主要由寒水石、藏红花、熊胆、牛黄等多种药材组成,功效可以舒肝健胃、清热、消肿。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饴糖甘温质润,温补中焦,缓急止痛。桂枝温阳气,祛寒邪;白芍酸甘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六药合用,温中补虚,柔肝理脾,益阴和阳。黄芪能补脾益气,益卫升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总之,坐珠达西和小建中汤黄芪共用能疏肝健胃,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 减轻癌痛, 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 现代肿瘤学[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425- 427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