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临床浅析与治疗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520 日期:2025-07-08 来源:论文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很难治愈。如不及时诊治,截肢率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采用控制血糖、改善循环、抗凝、抗感染、营养神经、局部清创、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3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治料 2005年3月~200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部溃疡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42~75岁,平均(56.0±13.0)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10.±3.0)年,37例糖尿病足其原发病均符合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肢端坏疽14~60天。
  1.2 临床分型 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临床分型[2],37中干性坏疽6例,湿性坏疽20,混合性坏疽11例;部位:单侧者30,双侧者7例;Wagner分级:Ⅰ级7例,Ⅱ级25例,Ⅲ级6例,Ⅳ级1例,Ⅴ级0例。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①支持对症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②严格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皮注,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8mmol/L,餐后2h8~10mmol/L,并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心、脑、肾等并发症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2 改善微循环 前列腺素E1 100ug/日、川芎嗪200mg/日静滴,连续14天。
  2.3 抗血小班聚集拜阿司匹林0.1/日口服。
  2.4 营养神经 弥可保1000μg/日,静滴,连续14~21天后改为弥可保500μg/日肌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 500 μg,二次/日肌注,连续30天。
  2.5 抗感染 糖尿病足的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其次是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和厌氧菌等。入院后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尽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做药敏试验,先常规抗生素治疗,待培养结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此外还需加用抗厌氧菌药。
  2.6 局部换药 干性坏疽用1%碘伏棉球消毒,用灭菌纱布干包,但避免过紧,坏疽不能自行脱落者常规消毒下切除坏死组织(后处理如下)。湿性或混合性坏疽每日换药2次:先用1%碘伏棉球消毒,再用双氧水清除脓性分泌物,脓成未溃者切开排脓引流,后以庆大霉素80万u、山莨菪碱40mg、胰岛素24u加入甲硝唑250ml中每日2次湿敷患处。
  2.7 物理治疗 TDP每日二次照射,每次30分钟。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坏疽或溃疡完全愈合;显效:创面渗出基本消失,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缩小原2/3以上;有效:创面渗出减少,少许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较前缩小原1/3以上;无效:创面无明显变化或坏疽进一步发展,转外科截肢。

   3.2 治疗结果 37患者中治愈23例(62.1%),显效8例(21.6%),有效3例(8.1%),无效2例(5.4%),自动出院、失访1例(2.7%)总有效率90.8%。
  4 体会
  糖尿病足的治疗,在有效控制血糖和感染的前提下,给予营养神经药弥可保,高浓度的转运入神经细胞器,可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合成及轴浆转运、刺激轴突再生,加速突触传递恢复,修复损伤的神经。近年来发现糖尿病足一般非单一细菌感染,对感染严重者使用喹诺酮类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是积极有效的。另外,由于大、小血管病变及微循环动-静脉短路的存在,可影响局部抗生素的浓度,因此局部用药可能弥补这个缺陷。本组病人局部换药,清洗创面后抗生素和胰岛素冲洗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降低局部血糖以利于新鲜肉芽组织形成,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TDP照射促进炎症吸收,加速创面愈合。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是至关重要的。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发生微血栓,而且长期高血糖可加速患者中、小血管的粥样硬化,最终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同时血红蛋白糖化后携氧释氧功能下降,造成组织缺氧,而前列腺素E1、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扩管、降低血黏度、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耐缺氧、促进组织修复、降低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本组病人在控制血糖、抗感染的同时采用改善循环、抗凝、抗感染、营养神经、局部清创、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糖尿病足如果预防和治疗得当,大部分的糖尿病足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国外学者通过大规模的调查证实,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足部防护的教育,可使DF的发生率及截肢率明显降低[3],因此,医务人员应对糖尿病患者常规做足部检查,并积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防护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798
  [2]Sauseng S, Kastenbauer T, Sokol G, et al; Estimation of risk for plantar foot ulcer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uropathy [M].Diabetes Nutr Metab,1999
  [3]雷涛,朱禧星.蛋白质的非酶促非酶促糖化及其防法.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995;18(2):6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