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044 日期:2025-07-04 来源:论文网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的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外科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广泛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对患者肌体损伤和免疫能力的抑制也相对增加,术后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到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同时还增加了医院和患者个人的经济负担,因此,手术室是防治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如何控制医院感染在现代医疗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主要防范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 无菌物品的监控
  无菌物品使用前必需认真检查包装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损、潮湿、字迹不清、灭菌日期已过等情况[2]。物品的消毒灭菌由专人负责,无菌包标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按有效期顺序先后放置,便于使用和查对。
  2 术中无菌操作的监控
  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控制医院感染和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不仅要严格无菌技术更要在此基础上熟练、快捷、准确、默契地配合每一例手术,同时还要监督手术医生的无菌操作。
  3 控制术中人员流动
  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尽量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参观者按规定着装,保持距离,不可来回走动及随便进入另一手术间,有效减少空气中尘埃的流动性,减少感染发生率。
  4 麻醉中使用物品的监控
  麻醉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如需重复使用的物品要做好清洁、消毒、高压或低温灭菌,做到一人一消毒,严禁不经消毒反复使用。麻醉物品消毒不彻底会造成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加强麻醉用物管理也是院感监控的重点。
  5 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
  术前如确诊为特殊感染手术,如绿脓杆菌、各型传染性肝炎、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艾滋病等,应设在感染手术间。与手术无关的物品尽量不放在手术间,所需物品尽量备齐,术中如需添加物品,应由室外传递,室内人员不可随意外出[3]。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物品均应先经有效消毒后再清洗,无菌物品实行双消毒制度,即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一般化脓性手术类的敷料应单独包裹送洗消毒,其他感染手术(厌氧菌、绿脓感菌、破伤风、艾滋病等感染),必须经有效浸泡消毒或用清洁大单包裹送高压蒸汽灭菌后再送洗消毒。室内物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室内空气用过氧乙酸熏蒸,用量按比例1mg/m2计算并稀释成3%~5%水溶液,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加热蒸发,密闭2小时即可。
  综上所述,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强化手术相关人员主动积极的感染控制意识,做到每一位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和重视。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声誉。
参 考 文 献
[1]魏革,刘苏君主编.手术室护理学.2002,1(1),138.
[2]韦小琳.手术室在感染监控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文集,2005,1:132~133.
[3]楼方岑主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1987,3(3),G3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