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病人出院后社区管理技巧与健康教育流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193 日期:2025-06-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我科2009年6月-2010年7月止,共收治高血压住院病人248例。出院后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社区管理
【Abstract】 our department since June 2009 - July 2010 only, 248 patients were 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and health educ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Are presented below.
【Key words】community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点是“三高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高血压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目前,高血压患病率有继续上升趋势,科学合理的管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因不良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并有效地控制血压,明显降低靶器官受损情况。我科2009年6月-2010年7月止,共收治高血压住院病人248例。出院后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规范化健康管理
  1.1患者住院情况简介
  248例高血压病人中,男96例,女152例,年龄54岁-82岁,1级高血压56例,2级高血压114例,3级高血压76例,高中以上学历的102人,初中以下学历118人,文盲28人例,收缩压145mmHg-200mmHg,舒张压94mmHg-140mmHg,对248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213例,再次住院的有32例,死亡3例,无自残者。
  1.2患者出院后社区管理情况
  患者出院1个月后,社区医生及护士把高血压病人住院资料汇集成卡,然后进行危险评估,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参数、是否吸烟或饮酒、饮食结构、日常运动量、是否A型性格等。然后通过危险评估分析,得出危险性评估报告,一旦明确了个人伴有疾病危险因素,社区医生及护士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减肥,增加运动及调整行为方式,定期到社区门诊复查血压,检查血压控制情况,检查靶细胞受损情况。同时,社区医生及护士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记录,为调整药物用量提供依据。
  1.3患者出院后规范化管理任务完成情况
  对248例出院的患者采取上门家访、电话随访形式进行跟踪服务满1年,无失访。结果:Ⅰ级高血压20人,Ⅱ级高血压28人,Ⅲ级高血压12人。基线调查收缩压总值31744mmHg,平均值128mmHg.舒张压总值21873.6mmHg,平均值88.2mmHg。
  
  p<0.05 收缩压管理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舒张压管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管理效果评估情况  
   Ⅰ级高血压   Ⅱ高血压   Ⅲ高血压
  管理前     56人     114人     76人
  管理后     20人     28人     12人
  有效率     64%     75%     84%
  1.4 情况分析
  从248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管理计算得出的平均血压值来看,血压下降有一定的幅度,但下降幅度的多少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老年人记忆力有所衰退,容易遗忘用药,随意增减药物用量。
  2 健康教育
  2.1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支出,高效益的卫生保健事业。由社区护士对出院后的高血压病人定期进行健康宣教,科室制订统一的宣教内容,社区医生和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制订个体宣教计划,按计划循序渐进地讲解,把病人在住院期间掌握的饮食、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2.1.1集体健康教育
  每个月科室统一召集病人在老年大学进行一次高血压病的讲座。讲解有关高血压的一些知识,突出宣传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危害性、严重性以及可预防性。适用于患者系统全面地学习高血压病知识,使病人的生活习惯向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矫正不良习惯。

   2.1.2个体教育
  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实施个体教育,则定期进行家访。教会他们自己监测血压或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血压。矫正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上注意少盐,戒烟限酒,少食动物性脂肪,加强有氧运动,每天最少做有氧运动2次上,每次超过30分钟,控制好体重,保持心理平衡,减少高血压患病风险。
  2.1.3示范训练
  指导病人学会测量血压、数脉搏等。对文化程度低者要深入浅出地反复讲解、示范,并给予个体化指导。对高血压病致并发症留下后遗症的病人,社区医生和护士利用家访的形式对生活方式、服药、康复锻炼进行示范指导。使病人有信心通过家人和自己的不断努力,坚持康复锻炼,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1.4面对面的教育
  即与患者个别谈心,细致解答。尤其是那些对高血压病产生悲观及恐惧的病人,应该给于更加耐心的解释。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的定义、病因、发病原理、分型、诊断、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等。减轻或消除不良心里因素。
  2.1.5书面式教育
  由社区医生及护士对辖区居民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口头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利用VCD等电教形式为居民介绍预防高血压病的方法。
  2.1.6医患互动
  鼓励出院后的高血压病人提出自己的意见,让患者参与制订合理的、与个体生活方式相近的管理计划,如制订随访时间、如何联系、沟通方式等。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饮食指导
  饮食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故高血压病病人合理选择饮食十分重要。护士在进行健康宣教时要指导病人: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过饱,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三低”饮食。总之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
  3.2心理指导
  开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对精神较紧张的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治疗、倾听音乐等心理治疗,以减轻压力。
  3.3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运动方式,包括运动种类、运动量、运动时间和时机,向患者说明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及运动时要遵循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血压不稳及有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3.4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说明各类降压药的作用及副作用,服药时间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及停药,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
  3.5其他指导
  指导家属观察病情变化:学会测量血压,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测血压2次/d~3次/d。如发现血压升高,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保持生活规律,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有利用血压的恢复。
  4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除有遗传因素外,工作紧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本次通过对248例出院后的高血压病人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健康教育,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态。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最终达到控制高血压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的目的[3]。总之,规范管理和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病人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明凤萍.浅谈高血压的社区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78279.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病杂志,2000,9(1):94.
[3]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