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 将32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在术前均得到充分的预期准备,术后积极配合治疗。结果 通过对照、干预组术前焦虑、紧张,术后疼痛与对照组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疾病康复自我感觉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结合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前焦虑、术中、术后疼痛痛感,有利于患者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的满意度。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理干预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he discussion blocking sleep apnea syndrome encircles the surgery tim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Method: pides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16 examples stochastically 32 example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s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dopts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foundation. Use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enables patient’s physiology, the psychology to obtain the full anticipated preparation before the technique, after the technique, coordinates to treat positively. Finally: Before the comparis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echnique is anxious, is anxious, after the technique, the ach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learly compare, have the significance difference(P&<0.05),After the technique, disease recovery self-sensation degree of satisfaction markup(P&<0.05)。Conclusion: Before the technique, full appraisal, formulation reasonabl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 after before simultaneously unifies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be possible to help the patient reduces the technique, anxious, in the technique, the technique, the ache pain, is advantageous enhances the surgery tolerance in the patient, promote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hich disease’s recovery enhances.
【Key words】blocking sleep apnea syndrom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nursing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俗称鼾症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在睡眠期间每次呼吸暂停时限超过10s,每晚7h呼吸暂停次数超过30次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T)≥5次/h)。可发生于任何年龄,OSAHS不仅作为多种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及咽喉部疾病的源头性疾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我科对1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患者成功实施了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55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达10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5年。32例患者均通过严格各项检查,术前均应用多导睡眠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对记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合并重度缺氧,符合手术指征。我们随机将3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我们对两组患者均按护理程序方法实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卫生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护理以及术后的麻醉护理、伤口观察及护理、口腔护理等。
1.2.2 心理干预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与患者交谈,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以安慰、鼓励以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术前为患者或家属简要介绍有关手术方面的医学常识,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解释疾病,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有条件时请以往经过类似手术者,谈其手术体验,使患者在术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图片资料宣教:我们通过展板、图片资料向患者宣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知识,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我们注重护患交流时护士的行为举止,运用得体的语言和科学的依据,恰当地给予患者心理上的保证和支持,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1.2.3 评价方法 焦虑程度测定于手术前20分,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术中疼痛程度依据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分为:0 级(无痛):无痛或稍感不适;1级(轻度):轻微疼痛可忍受;2级(中度):明显疼痛但仍可忍受;3级(重度):无法忍受,大喊大叫,不能配合手术。术后患者对手术自我感觉的满意度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20分焦虑程度比较,见表1。 转贴于
表1 两组术前20分焦虑程度比较[n(%)]
组别 n 轻度 中度 重度
干预组 16 14(87.5)* 2(12.5)* 0(0)*
对照组 16 10(62.5) * 5(31.25)* 1(6.25)*
注:*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术后疼痛程度比较[n(%)]
注:*P&<0.05
3 讨论
3.1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表现对手术的担心、害怕、不安等心理变化,这些因素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也会表现出如心慌、坐立不安、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四肢发凉、意识域狭窄,甚至晕阙等症状。
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是人体比较敏感的鼻腔和口腔部位,对手术环境、手术器械声及局部刺激等异常敏感,心理较紧张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患者受到疼痛的刺激而加剧心理的痛苦,对手术效果自我感觉不佳,可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治疗的预期效果。
3.3 心理因素对疾病及其治疗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围术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使患者免疫力降低,影响伤口愈合。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不仅能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和康复也有很大的影响。术前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使患者通过自身调节、控制或缓解焦虑情绪,降低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说明受术者在术前获得适当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有效的信息指导,了解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理解手术、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掌握自我保健方法及相关知识,对降低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增强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魏安宁,吴国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218.
[2] 余蓉,鲜均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手册,2011. 289-298.
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与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