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及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589 日期:2025-05-30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对策。结果 基层医院制定与控制手术室感染对策,降低了手术室感染率。结论 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 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基层手术室医院感染。
【关键词】手术室 感染 对策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是集手术、治疗、检查、抢救于一体的场所,是感染高发的科室之一。控制手术室感染的成效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生存预后,感染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为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笔者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隐患与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手术室感染的来源
  1.1 手术间空间结构不合理
  由于基层医院手术室的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及设施的不完善,因此不能做到洁污分开,一些无菌物品和有菌物品放在同一个空间,使本应无菌的空间存在了有菌的因素,以至物品存放期间即被污染[2]。其他例如,排风装置的不合理设计、墙壁是否整洁等因素均可造成污染。
  1.2 工作人员
  基层医院感染意识薄弱,无菌观念较差,导致空气污染,飞沫和颗粒中细菌数增多[3];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而使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工作人员自身的感染如感冒、有感染的伤口或其它传染病也会传播给病人;参观人员多及未能按指定路线行走或患有传染性疾病,上台参加手术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法洗手等。另外,工作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输液、麻醉静脉用药时无菌技术操作不严均可导致感染。
  1.3 手术物品
  误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格、消毒不完善的器械、敷料可以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感染,术中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破损、超过有效期也是感染因素;全麻过程中的气管插管、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消毒不严可直接造成患者肺部感染;术中因患者的体液、血液浸湿手术巾细菌穿透而造成感染;手术后污染物(如器械、敷料、患者的血、脓、分泌物、冲洗液)处理不彻底,会引起其他患者的感染及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感染。用过的被污染的手术和麻醉物品如氧气面罩、气管导管,电刀等消毒不彻底,反复使用多人,都会引起交叉感染[4]。
  2 控制感染的对策 
  我们医院手术室在总结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探讨, 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2.1 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要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制度。在医院控感科的指导下,成立手术室控制感染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本科室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感染管理条例负责制订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各项具体措施,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随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因此,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完善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流程、行为规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保洁措施,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才能使手术室的感染管理、监测、控制等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2 加强无菌观念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是否严格是手术成败的重要条件,而手术室无菌技术是由众多环节组成的,从更衣、戴帽到手术人员的一举一动,从手的消毒到手术台上的每一操作,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感染。所以,无菌技术是手术操作的第一要求,无菌观念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根本,是高尚医德的具体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术中无菌隔离,并做好无菌检测,才能保证手术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工作人员自身感染者禁止进入手术间。    2.3 空气净化及物品消毒
  我院共有6间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污染手术后常规用紫外线照时1h,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板。手术室须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常规紫外线照2次,每次1h;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避免不必要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应固定2套使用,用后浸泡在1000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0.5h,再清洗晾干后使用。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菌落数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4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无菌物品在使用前应仔细查看无菌有效期、包装是否密封、有无潮湿、破裂、污染, 如不合格均不能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应专柜存放, 离地面30cm, 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用品的计划、领取, 每日清洁货架、贮物箱、检查手术用品的外包装有无破损、霉变、有效日期, 按日期先后顺序发放使用, 并及时反馈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手术室一次性用品和手术中产生的医用废弃物, 应建立处理流程, 使用后经高压灭菌、焚烧、消毒剂浸泡处理。对感染性废物使用后放入黄色防渗漏专用容器, 注明感染性废物存放;对损伤性废物使用后放入利器盒,封口严密, 注明锐器存放, 再由专人回收, 集中统一处理并登记, 未经无害化处理者严禁流入社会。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存放, 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 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 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理。
  2.5 加强实习人员的督促及管理
  在实习人员进入手术间之前, 由主管护师向其讲解并进行演示。内容包括手术室的一般规则、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等, 使实习人员对手术室各种规则和无菌技术操作有所认识。进入手术间后, 再由负责带教的老师认真讲解操作要领, 对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地方随时指正, 使实习人员基本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样减少了手术的感染的机会。
  3 讨论
  手术室是一个反映无菌技术操作的缩影,是一个展现感染控制水平的链接部门,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与传播的关键科室。手术室感染因素多、环节复杂,必须从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加以重视,并持之以恒,防患于未然[5]。因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控制与管理对策,健全组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全面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抗感染防治意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姜保国,张俊,段丽萍.手术室安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97-101.
[2]诸莉敏,王亚霞.洁净手术部控制医院感染流程优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5):548-550.
[3]刘淑芬.手术室护士职业的自身安全与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10,31(23):3973-3974.
[4]乐三峰,丁哲.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监控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86-2087.
[5]王虹.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0,6(27):116-12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