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措施的分析与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439 日期:2025-05-29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措施及其在该疾病的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7月的7例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血沉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PPD试验失去诊断价值。在针对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患者进行以上治疗后,5例疗效显著,2例治疗无效死亡,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达71%以上。结论: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CD4细胞计数和血沉检测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结核杆菌感染可促进HIV病毒的复制,应尽可能早地进行抗结核与抗HIV病毒治疗。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措施;研究与分析
【Abstract】Purpose:Study the treatment measure of the moxa Zi disease merger tuberculosis and it prepares the clinical meaning of rear noodles in the paroxysm.Method:Collect my hospital January, 2005~7 moxa Zi diseases of July, 2011 merger tuberculo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carry on looking back sex analysis.Result:the tuberculosis be canned take place any stage that HIV is infected, count along with the CD4 cellses of descend, the tubercle outside the lung is more to see, the image learns performances much the typical model is not.Have no before explicit cause learn evidence, the blood sinks an examination to have important meaning in the diagnosis, PPD experiments to lose diagnosis value.After the sufferer who aims at 7 moxa Zi disease merger tubercles carries on an above treatment, 5 curative effect show Zhao, 2 treatment invalid death, its the total treatment is as efficient as above 71%.Conclusion:the tuberculosis is a familiar moxa Zi disease opportunity infection, the CD4 cellses count to sink with blood examination to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to have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instruction.The tubercle rod bacteria infection can promote the replication of HIV virus, should early carry on an anti- tubercle and anti- HIV virus treatment possibly.
【Keyword】The moxa Zi disease merges tuberculosis;Cure measure;Research and analysis
  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肺部传染病,也是艾滋病最常见的的并发症。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以肺外结核及多重感染常见,但因为PPD试验阳性率低和肺部X线表现不典型,所以在诊断上较为困难;而且,如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了结核杆菌之后,结核病的发病率要较未感染的艾滋病病毒者高出30倍。艾滋病与结核病之间呈现交互作用,表现为结核病加重艾滋病的病程发展并缩短患者的寿命,文献报道在1/3的死亡艾滋病患者中均并发结核病;而艾滋病又能促进结核病的播散,文献统计在3700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就有1100万的艾滋病患者并发结核病者,约占艾滋病患者的1/3。所以说,在现阶段,针对艾滋病患者的结核诊断和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目的对患有结核的艾滋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尚没有明确的指引,要决定治疗的最佳时机还要面临着药物费用、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毒性、依从性和免疫重建等问题的研究。本文采集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11年7月的7例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集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11年7月的7例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介乎于8岁~58岁,平均年龄(35±9)岁。所有患者均经HIV抗体确证阳性且符合1998年肺结核诊断标准或经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证实。
  1.1.1感染途径:7例患者中,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者3例,经输新鲜血液传输感染者2例,被单采血浆传染者2例。
  1.1.2具体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表现为盗汗5例,发热和咳嗽者2例,其中并发呼吸困难者3例;伴发其他症状者出现者2例。
  (2)临床体征:7例患的所有体重均有所下降(体重下降达5 kg~10 kg);其中伴发口腔念珠菌感染5例,皮疹2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以腋下为主);并发肺部干罗音及湿罗音者5例,伴心包积液1例,及伴双下肢浮肿2例。
  1.2.3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经HIV抗体确定(WB,蛋白印迹试验);均由将所采集的患者抗凝全血送运至城市疾控中心行艾滋病实验室检测CD4(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在痰涂片检查中发现结核菌阳性患者7例;所有患者CD4检查均达 6/μl~290/μl,平均CD4值为(112.94±82.31)/μl:其中2例患者CD4&>200/μ,2例患者CD4 100/μl~200/μl ,2例患者CD4 50/μl~100/μl ,1例患者CD4&<50/μl;其他相关检测:3例患者的WBC下降(1.7~3.6)×109/L,1例患者PL下降(13~98)×109/L,1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上升33 mm/H~94 mm/H,1例患者血红蛋白下降(6.1~8.9)g/L;1例患者的PPD试验呈现阳性。
  (2)胸部X线及CT检查:7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斑片状阴影(有2例出现在上肺、4例出现在中、下肺);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肺内孤立结节状阴影;2例表现为双下肺原发性肺结核,2例呈现继发性肺结核体征;合并支气管感染者1例,呈现斑片状或实变阴影;为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者5例,表现为双肺粟粒状阴影;结核性胸膜炎1例,表现为胸腔积液伴胸膜增厚;结核性心包积液1例;CT检查发现1例腹腔寒性脓肿。
  1.2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1.1 治疗方案。
      1.2 治疗用药
  (1)首选:(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
  (2)次选:①(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 ②(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 ③(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
  1.3 药物剂量及用法: 选用:齐多夫定300mg2次/日;司他夫定30~40mg2次/日;拉米夫定150mg2次/日;依非韦伦600mg1次/日;阿巴卡韦300mg2次/日;奈韦拉平200mg1次/日2周后2次/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400mg/100mg2次/日[2]。
  2抗结核治疗
  2.1 药物剂量
  
  2.2 化疗方案
  (1)初治病人: ① 每日疗法:强化期:H.R.Z.E,每日1次2个月;继续期:H.R 每日1次4个月。② 间歇疗法: 强化期:H.R.Z.E,隔日1次2个月;继续期:H.R 隔日1次4个月。
  (2)复治病人:    ① 每日疗法:强化期:H.R.Z.E.S 每日1次2个月;继续期:H.R.E 每日1次6个月。② 间歇疗法:强化期:H.R.Z.E.S 隔日1次2个月:继续期:H.R.E 隔日1次6个月[3]。
  3结果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血沉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PPD试验失去诊断价值。在针对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患者进行以上治疗后,5例疗效显著,2例治疗无效死亡,总体治疗有效率达到71%以上。
  4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抗结核治疗后的2周到2个月之间进行抗病毒治疗适用于CD4细胞小于200者;抗病毒治疗的启动时间在抗结核治疗的诱导期完成的治疗措施针对CD4细胞计数较高的病人;所有合并结核的病人都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适合于不能检测到CD4细胞计数的患者。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半不典型。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明HIV感染者CD4 细胞计数<200个/μl时PPD试验阳性率为1,CD4 细胞计数>500个/μl时PPD试验阳性率为8.4,所以PPD试验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失去诊断价值,在7例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PPD试验呈现阳性,与上述理论所述一致。在所有的患者中红细胞沉降率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血沉上升在排除其他引起血沉上升的原因后可以作为支持诊断一种。
  目前艾滋病和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严重的两种传染病,二者在流行上具有相互促进病情发展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在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治基础上,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艾滋病及结核病的同查同治,并采取相应的科学措施。以上的措施能有效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合并肺结核的HIV感染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应在评价机体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在诊断上,需结合艾滋病和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不能将一般结核病的诊断方法简单地套用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中。而在治疗上,也应抛开统一的标准,选取不同的时机进行不同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本文的研究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措施及其在该疾病的预后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和临床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洪洲,张仁芳,郑芳,等.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诊疗常规[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4-48.
[2] 张可,黄春,王曙照,等.艾滋病临床诊断和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46.
[3] 王维真,张福杰,李太生,等.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4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