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1564 日期:2025-04-30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64例(年龄为29-48岁,平均年龄为38岁,均符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在治愈数和总有效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比传统的单纯的西医的治疗方法疗效要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症,其临床特征主要有,下腹部的疼痛,腰酸,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等。其病症常常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很难将其根治。并且据调查慢性盆腔炎近几年在中国的患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本研究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慢性盆腔炎和传统上临床上使用的单纯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64例,(年龄为29-48岁,平均年龄为38岁,均符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病例数为32例,患者病程为(4.1±2.06)年,而患者症状积分是(12.7±3.89)分,其中轻度患者为9例,中度患者为18例,重度患者为5例。
治疗组病例为32例,病程(3.98±2.13)年,而患者症状积分是(11.9±4.98)分,其中轻度患者为8例,中度患者为19例,重度患者为3例。两组病例经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之间在病例数,年龄,患病的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对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本研究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1]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内容为1、患者曾经患过急性盆腔炎。2、阴道有异常的分泌物如白带等。3、患者反复的出现腰酸,下腹坠、胀痛,尤其在其劳累,经期的前后期或者是性交后。4、患者经过妇科检查发现有子宫活动受限,单侧或者双侧可摸到增粗的条索状输卵管,还可以摸到炎症包块,并且有轻度的压痛。5、患者B超显示盆腔内有炎症包块或者腹腔镜下有明显的炎症和粘连。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的治疗方式,主要治疗方法为静脉滴注800万单位青霉素和5mg地塞米松的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 0.2%的甲硝唑溶液250ml,每日1次,1个疗程为7天,连续使用3个疗程。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主要治疗方式是在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的治疗方式,基本方为当归9克、桃仁9克、红花9克、香附9克、枳壳9克,丹参30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加以不同的中药。比如气虚的患者加以党参15克、黄芪15克补气。腹痛的患者加以延胡索10克,木香6克。腰痛者加桑寄生10克、续断10克,枸杞子15克。肝郁的患者加以柴胡6克,郁金9克疏肝解郁,虚热者加栀子10克,地骨皮9克清热解毒,每日1帖,水煎后分2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治疗3个疗程。
  1.4 治疗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对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标准。1、患者的所有症状均已消失并且其妇科检查结果为正常为痊愈(0分)。2、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并且其妇科检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为显效(患者的治疗后的积分比治疗前的下降了2/3以上)。3、患者的症状和妇科检查均有所减轻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积分比其治疗前的下降了大于1/3)。4、患者经治疗后其症状以及妇科检查均无改变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比较结果如下表
  表1 两组治疗后对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比较
    
   其中p痊愈数&<0.01,p总有效率&<0.05。
  有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治愈数为9例者28.12%,而治疗组的治愈数为17占所有患者例数得53.13%,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在治愈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痊愈数&<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在总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总有效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患病率有日渐升高的趋势,其病症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目前临床主要是单纯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将将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64例,(年龄为29-48岁,平均年龄为38岁,均符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传统上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症状进行对症的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学上属于腹痛、症瘕结块、月经不调、湿热壅阻、气滞或者气虚血瘀、寒湿凝滞证、带下病的范畴。主要病因为寒邪或者湿邪引起的气滞血瘀,寒湿或湿热内阻,凝聚于下焦。对于上述病因症状予以对应治疗的中医治疗,用丹参,桃仁,红花进行活血,调经,化瘀;利用丹皮、乳香、没药、香附、枳壳、赤芍进行清热凉血、行气止痛、理气、散瘀止痛;基础方有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等功效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愈数为9例者28.12%,而治疗组的治愈数为17占所有患者例数得53.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在治愈数和总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总有效率&<0.05, p痊愈数&<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应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杜, 2001: 398-399.
[2]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45-24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