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树桐 何继华 董保兴
【摘要】目的 观察红外光疗仪与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方法治疗腰肌劳损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腰肌劳损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单纯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红外光疗仪照射,对照组加用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依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腰部疾患综合评分joa、仪器使用主观评价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joa,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joa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自觉热力渗透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红外光疗仪对腰肌劳损症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普通远红外线照射,红外光疗仪治疗时渗透度高可能是其疗效较好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腰肌劳损症 红外光疗仪 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仪 针刺
针灸与理疗仪器结合治疗腰肌劳损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为主分别加用红外光疗仪和远红外线治疗仪两种理疗仪器治疗腰肌劳损症,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受试者来自2009年10月—2010年7月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共80例,均符合腰肌劳损症的诊断标准。全部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采用单盲随机实验设计,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5—65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5—6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红外光疗仪组 主穴:肾俞、大肠俞、气海俞、关元俞、膀胱俞;配穴:委中、承山、飞扬。操作:毫针直刺,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过程中,腰部加用红外光治疗仪(BPM―ⅧA型,北京波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照射20分钟,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3个疗程。
2.2 对照组 远红外线组 主穴:配穴和针刺操作均同治疗组。留针过程中,腰部加用普通远红外线治疗仪(B型)照射20分钟。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制定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腰部疾患综合评分joa评分以及仪器使用主观评价进行疗效评定。主观评价方法主要观察舒适感、自觉热力渗透度两项指标。舒适感分为舒适、较舒适、不适3级;自觉热力渗透度分为较强、中等、较弱3级。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u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愈显率(治愈+显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0.05。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2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00&<0.01,治疗后vas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8&<0.05。
3.3.3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上升P=0.000&<0.01,治疗后joa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 &<0.01。
3.3.4 仪器使用主观评价比较 两组治疗后舒适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5;两组渗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3。
表2 两组舒适感比较
组别 例数 舒适 较舒适 不适
治疗组 40 31 9 0
对照组 40 28 12 0
表3 两组自觉热力渗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较强 中等 较弱
治疗组 40 35 5 0
对照组 40 20 20 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腰肌劳损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腰肌劳损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针刺结合理疗方法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疼痛已有多年时间。红外线的生物效应是热效应,其作用于人体组织,可使细胞分子运动加速,局部生热,组织温度升高,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血流加速,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组织细胞活力,加速炎性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红外线照射后,皮肤乳头层水肿,周围白细胞湿润,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增强了免疫能力,故有消炎作用;同时红外线照射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对肌肉有松弛作用,可解除肌肉血管的痉挛。
红外光疗仪是被称为“人体光学窗口”的特定波段光谱,其运用现代物理光学和微电脑控制技术,利用光能、电磁波刺激与光化学作用,通过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穴位和局部痛点,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调节机体稳态及免疫系统,促进机体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及致痛物质的排泄,使各系统趋于正常的生理平衡,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上述两种仪器在临床上应用均较广泛,前者作用机制主要为“热效应”,而后者在“热效应”的基础上综合了“光能、电磁波及光化学”作用。笔者为进一步明确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而设计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针刺基础上,红外光治疗仪对于腰肌劳损治愈率优于普通远红外线治疗组。从视觉模拟评分及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和日常生活受阻度综合来看,红外光疗仪亦具有一定优势。而在患者主观评价方面,虽然两者舒适度无明显差异,但患者自觉红外光疗仪渗透度较普通红外线照射效果强,这可能是红外光疗仪疗效优于后者的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两种治疗仪器均未出现皮肤灼伤、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均安全、有效。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集) [S]. 1995,1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
[3]吴少祯, 吴敏.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0,700.
[4]周树仁, 彭幼林.偏振红光疼痛治疗仪原理与修理[J]. 中国医学装备, 2005,(4):49.
关于红外光疗仪与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治疗腰肌劳损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