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先用平阳霉素混合液进行瘤体腔内注射,每一进针部注入2-4ml混合药物,对血管瘤患者行多点注射, 注射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决定注射剂量,至瘤体稍发白为宜。一般经3-5次注射后瘤体面积减小再进行手术治疗。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者,则于术中和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观察手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中188例经过手术前平阳霉素混合液注射后手术直接切除治愈(72.31%),60例患者经手术后3-4次注射治愈(23.08%),显效9例(3.46%),无效3例(1.15%),总有效率为98.85%,治愈率为95.39%。260例中有6例发热,局部溃疡形成3例,发生术区血肿4例,2例伤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对症处理后均未影响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未见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可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皮肤血管瘤;手术;平阳霉素
皮肤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治疗方法大体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本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以来到本院就诊的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男120例,女140例,年龄3岁以下76例,3-14岁89例,15-30岁56例,31-50岁39例,血管瘤类型中,毛细血管瘤104例,海绵状血管瘤71例,混合型85例。通过体检、B超、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常规作术前准备,所有病例均获病理确诊。
1.2方法:确诊为皮肤血管瘤患者,先用平阳霉素混合液进行瘤体腔内注射,平阳霉素混合液为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1ml,生理盐水3ml混合液,每一进针部注入2-4ml混合药物,对血管瘤患者行多点注射, 注射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决定注射剂量,至瘤体稍发白为宜。一般经3-5次注射后瘤体面积减小再进行手术治疗。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者,则于术中和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术中用钝性加锐性分离相结合解剖切除病变组织。
1.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为:(1)治愈:瘤体完全消退或基本消退,皮肤粘膜颜色及形态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功能障碍。(2)显效:瘤体部分缩小,但未完全消退,无功能障碍,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3)无效:瘤体无明显变化。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治疗后的临床效果: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中188例经过手术前平阳霉素混合液注射后手术直接切除治愈(72.31%),60例患者经手术后3-4次注射治愈(23.08%),显效9例(3.46%),无效3例(115%),总有效率为98.85%,治愈率为95.39%。
2.2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60例中有6例注射平阳霉素发热,体温37℃-39℃,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局部溃疡形成3例,经局部换药后治愈,发生术区血肿4例,经及时血肿清除未影响临床疗效,2例伤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经换药处理治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本组未见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未发生药物过敏和患儿生长发育障碍现象。 3讨论
皮肤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多见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虽然绝大部分血管瘤较小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往往因为影响容貌而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少数血管瘤尚能引起溃疡、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有关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相关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家族性血管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瘤的内皮细胞来源于胎盘,基因突变引起内皮前体细胞克隆扩增,从而导致血管瘤的快速增殖,而内皮细胞的凋亡是血管瘤自发性消退的重要原因,管瘤的发生发展受到增殖相关因子和凋亡相关因子的调节[1]。
皮肤血管瘤治疗方法有药物栓塞治疗、抗癌药物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激素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生物因子治疗、激光治疗和药物联合治疗方法[2],但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不足和局限性。其中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多,而单独手术治疗对于病变范围广泛的血管瘤的手术有出血量风险大、萎缩,瘢痕形成等,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等不足,且有部分患者易复发。
本文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我们先用平阳霉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可大部分患者瘤体明显缩小、硬化,血管腔闭锁,血供减少,这样通过药物栓堵、硬化瘤体血管,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缩小手术范围,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者,则于术中和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中188例经过手术前平阳霉素混合液注射后手术直接切除治愈(72.31%),60例患者经手术后3-4次注射治愈(23.08%),显效9例(3.46%),无效3例(1.15%),总有效率为98.85%,治愈率为95.39%。而国内相关研究药物的治愈率一般只有49.7%~85.6%[3,4],说明通过手术联合药物可以提高治愈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60例中有6例发热,局部溃疡形成3例,发生术区血肿4例, 2例伤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对症处理后均未影响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未见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手术中也未见大出血现象。说明此治疗方法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者,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也是有效的,通过手术联合药物可以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许康.皮肤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2):129-131
[2]杨琴.皮肤血管瘤治疗方法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6,29(1):85-87
[3]郭竹秀,胡可婷,吴红宣,等.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47(4):41-43
[4]汤建萍,曾迎红,周斌.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比较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