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大众普及,大数据(big data)开始不断地应用于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伴随网络而来的新媒体也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并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步深入触及到人民的生活中。新媒体技术在革新媒介的传播形态的同时,也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深深打上了媒介的烙印。在中国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拔高。全民健身计划也正在如火如荼坚定不移地推进,体育已然成为中国劳动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基本刚需,体育作为“热点”传播在社会各个阶层,同时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内容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众媒介——作为体育赛事传播的关键手段,对于体育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的助力作用。发展至今日的新媒体在诸多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在体育领域中,体育赛事和新媒体更是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发展态势,新媒体对体育赛事传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1.1 上海市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1978 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
社会各个方面也不断完善,对于上海群众体育来讲,也是空前发展的几十年。上海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一、恢复与发展。从 1978年到 1994 年,上海市的群众体育事业开始回暖,并以学校体育为重点,协同职工体育、农民体育打造社会体育网络;二、全民健身体系形成。在 1995 年到 2007年间,随着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上海群众体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逐步建设并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三、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自2008 年至今,自 2007 年上海首次提出将上海建成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设想后,
上海在这十年间将着重投入群众体育事业建设中,并展示了一系列建设成果。
为了促进群众体育赛事的发展,更好地完成上海成为亚洲一流体育中心这一发展目标,助力上海缔造亚洲体育中心城市,进一步打造与上海国际性大都市形象相契合的体育生态人文环境。上海市体育局在 2012 年革新了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构架,设立上海市民运动会,与其他活动一起联动,共同促进全民健身的良性发展和上海建设体育城市目标的实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上海市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其长远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的树立离不开媒介的宣传和推广,作为赛事利益相关者的媒介,其肩负群众体育未来的发展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的,同时新媒体对于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发展和媒介自身的发展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本身的发展时期较短,其在体育赛事中的相关研究也较少,而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研究基本未深入涉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和相关赛事研究成果的借鉴基础上,本文以传播学、管理学等理论为指导,以 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 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的新媒体应用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新媒体在 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中的应用现状及特征,并分析 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活动中新媒体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新媒体报道、提高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为上海市居民更好参与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及提升新媒体在体育赛事中的传播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综观世界范围内的学界对于媒介与赛事的研究现况可探知,赛事媒介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具体分析单项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传播,较为侧重竞技性体育赛事,而对于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媒介传播研究分析较少,新媒体传播是作为近年来才兴起的研究主题,对于新媒体在群众性赛事活动中的应用等方面目前较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通过梳理 2017 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活动的新媒体应用现状,探析新媒体在上海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应用中的呈现出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2 文献综述
2.1 新媒体研究
2.1.1 新媒体概念研究
梳理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起源的评述,综合整体研究中被多人数引用并较为一致赞同的观点是,“新媒体”一词时间始于 1967,P?戈尔德马提出作为当代传播研究的热点词,紧随其后,E罗斯托在美国提交政府报告中多频率使用此词”。
但是对于“新媒体”概念的探究不断在发展变化,国内外专家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对“新媒体”定义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郭庆光(1999)在其著作中提及当代的新媒体,在基于当代新媒体发展的实现状况下,认为新媒介是在多媒体技术更迭下萌发的新型传播媒介。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2003)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在郭庆光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增添互联网背景,从传播功能划分了新媒体。3而在 2012 年,熊澄宇教授在网络论坛上对新媒体做出的新的概念解释则为:在数字技术基础上萌生的媒体形态,从在线和离线的分类中确定新媒体具体形态。
LV利夫欧和 S利文斯通(2004)将新媒体物化,将传播看成行为。《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解释,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6。这个观点受到众人广泛列举,并认为其概括较为形象生动,但并未将其作为正式的概念解释来使用。
蒋宏和徐剑(2006)将新媒体分为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内涵的新媒体即从区别传统媒体角度,和前人提出的技术发展条件一致,只是加速了传播速度,而外延则是确定了新媒体的具体形态。宫承波(2007)主要从新媒体的具体传播形式上归纳新媒体的概念。
吴信训(2007)提出新媒体是对于既存媒体质的跨越式超越和发展,是与现有媒体的比较性的一种相对界定。
2.2 群众性体育赛事研究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概念界定
群众体育,又谓之大众体育,别称社会体育,是人们自愿参与的,以休闲、健体、娱乐、强身、社交等为目的,多为小型,项目多样的一种社会体育类型的活动。而对于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界定,相当一部分学者是将群众性体育赛事与竞技性体育赛事的进行了比较和区别而划分。刘清早(2006)在其著作中提出:“根据功能的标准,将赛事划分为竞技性和群众性。”30钟天朗(2008)也是区别竞技性竞赛对赛事进行更加具体的划分,认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艳(2010)提出,群众性体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基于一定规程和潜在效益的竞赛运动。
任大权、首洁(2006)认为难以对群众性体育赛事概念界定全面,并且认为其与大众体育关系密切。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群众体育开展繁多,笔者在对比分析各个学者的观点后,从本文研究诉求的终极目标性需求出发,认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一种大众运动竞赛,等同于大众体育赛事活动,主要区别于竞技性赛事,更加注重参与体验,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参与目的。
2.2.2 上海群众性体育赛事相关研究
上海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研究还处在初探阶段,前期相关文献理论较少,但是随着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相关研究也逐步丰富起来。于晨按照上海体育赛事发展的规模和数量,将上海体育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调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赛事大发展。”34申亮、岳利民、肖焕禹(2005)是从老年化与上海大众的视角来研究上海群众体育赛事的发展35。在上海市体育局(2009)编写的《改革开放 30 年的上海群众体育》一文中对上海市改革开放 30 年的群众体育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分析,其中提到群体赛事日益活跃,系统总结了上海市参与与举办群众体育赛事的情况。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5
3.1 研究对象................15
3.2 研究方法..................15
4 结果与分析................20
4.1 新媒体应用现况....................20
4.1.1 新媒体报道文本分析...................20
5 结论与建议................33
5.1 结论.................33
5.2 建议...................33
4 结果与分析
4.1 新媒体应用现况
4.1.1 新媒体报道文本分析
以“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为关键词,利用大数据挖掘的爬虫软件,抓取发表时间限定为 2017 年 1 月 1 日——2017 年 12 月 8 日的新闻,笔者于 2017 年年底集中进行数据云采集。在八爪鱼平台进行了数据的云端抓取,限定被抓取的文件的关键词和发布时间,来分别对网络新闻、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三个新媒体传播渠道上联网进行云端抓取赛事举办时间段所有的网络新闻、微博内容和微信文章,共抓取相关网络新闻 359 篇,相关微博 354 条,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 1295篇。在近年来的群众性赛事中,虽然也较为普遍利用了网络直播,但是本文在进行大数据收集中,发现网络直播具有明显的短时效性,对比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视频的保存期,群众性体育赛事由于其观赏性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其直播视频保存度较低,呈现出昙花一现的情况,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其研究价值较低,因此,本文主要从网络、微博和微信这三种主要传播途径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分析和总结 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的网络媒体、微博和微信新媒体报道宣传应用现状,以及 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与 2016 年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的赛事参与者的新媒体使用对比情况,分析和归纳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新媒体应用的变化和差异。
...........................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海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新媒体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其中网络媒体、微信、微博的报道各有特点。
(2)2017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的新媒体报道整体概况:新媒体报道中政府是宣传主力;报道主题集中于总决赛以及项目联赛中的羽毛球、篮球、击剑等项目;新媒体报道的主要体裁为消息;新媒体报道数量中微信占比最多;新媒体报道时间侧重于 6 月、10 月和 11 月。
(3)新媒体报道对比:网络媒体宣传力度相对处于弱势,本土的网络媒体占据网络媒体的主要地位;微博活跃度较小,信息源呈现多元化,多媒体融合促进微博互动;微信报道聚焦项目热点,同时呈现多元化,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较为明显;微信成为赛事报名新途径。
(4)赛事参与者情况:男性多于女性;主体为在职职工;年龄趋向年轻化。
(5)新媒体使用情况:男性多于女性;网络报名已经成为赛事报名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