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原则,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导师学科水平学生素质和必要的研究经费[1-2]. 据教育部消息,200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为128.2万人,招收36.4万人,平均录取率28.4%,比去年高1.4%. 各招生单位根据国家教育部录取标准再制定本单位具体录取标准.
1一般资料
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生1382人,有效成绩1237(男717,女520)人,根据国家录取标准(表1),我校有9个门类招生,共计合格478人,各考生考试成绩相差较大(表2),其中考专业课的有108人,平均106.4(7~144)分. 报考博士生384人,有效成绩317(男188,女129)人,招生门类4个(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共计合格300人,考生考试成绩相差也较大(表2).表12007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略)表2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成绩(略)
2讨论
我校招收硕士生录取分数为国家A类线(陕西省为B类),博士考生多数为军队干部,均在相应学科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总体生源质量良好.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对于学位的认识侧重于学术标准,培养要求是针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培养目标基本是教学和科研人员.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革,需要科学家、大学教师,更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的同时,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 目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都产生了脱节,在原培养目标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各行各业对研究生质量的关注和质疑也在情理之中[2-3].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多样化. 多样化不仅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学位,而且在每一种学位中,也要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制订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即便是学术型学位,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大部分也是从事实际工作,那就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做论文,课程硕士或者非论文硕士的培养也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为适应这一需要,我校近年已开始招收临床研究生,侧重于临床能力培养.
研究生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把好入学质量关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改进培养过程,突出我校研究生培养特色是基础,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导师是关键. 高质量研究生,特别是高质量博士生培养所需的条件,包括师资、实验设备、办公和生活条件、研究经费等条件,都远高于本科生培养所需的条件[2]. 随着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提高培养质量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们务必在保证质量和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吸引和组织丰富的优秀生源,才能保持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持续稳步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高磊,杜朝辉,刘明柱,等.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偏差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38-40.
[2]林梦泉,龚桢梽.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新趋势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7, (2):36-38.
[3]王根顺,包水梅. 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优化研究[J]. 高教探索,2007, (1):80-85.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