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诊断与治疗
1对象和方法
1对象
1995/2006我院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862例,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30(颈部瘘8,胸内瘘22)例,发生率3%;男25例,女5例,年龄41~72(平均58.6)岁;食管胸上段癌2例,食管胸中段癌20例,食管胸下端癌4例,贲门癌4例;病理类型为鳞癌26例,腺癌4例. 吻合器吻合加围巾式包埋9例,手工缝合加围巾式包埋21例,发生瘘在2~4 d 10例,5~10 d 18例,11~14 d 2例. 30例均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早期瘘多为弛张热型或持续高热,体温37.5~38.5℃,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达0.90以上. 颈部瘘大多表现为颈部切口疼痛,皮肤红、肿,皮下气肿,早期瘘从引流条中引出痰液、唾液及胃内消化液,中晚期瘘切口重新裂开有脓性分泌物,内混有食物残渣. 胸内瘘主要表现有突发剧烈胸痛,气短,呼吸困难,患侧呼吸运动减弱,纵膈向健侧移位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出现中毒性休克,中晚期瘘因大多已包裹,以局部性液气胸为主.
1.2方法
所有患者立即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保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 颈部吻合口瘘早期行敞开引流,清除切口内食物残渣及坏死组织,带分泌物减少新鲜肉芽出现后既用碟形胶布拉拢切口并加压包扎,多能很快愈合. 胸内瘘应重新调整引流管位置,如出现包裹必须在B超或CT定位下重新低位置管,勿必保持引流通畅. 30例均做分泌物及引流液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早期给予肠外静脉高营养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尽快改为全胃肠营养. 本组除7例颈部吻合口瘘经治疗很快愈合,1例早期瘘因严重的中毒性休克而很快死亡外,余22例均在手术室局麻加强化下行空肠造瘘术,术中选用粗径的蕈状导尿管,3 d后开始改为肠内营养,除2例糖尿病患者带管死亡外,其余20例平均带管时间23(14~50)d.
2结果
治疗愈27例,死亡3例(10%),其中1例吻合术后2 d并发瘘至右侧延误诊断与治疗最终因严重的中毒性休克手术后4 d死亡,2例糖尿病患者中1例瘘口经久不愈,7 mo后全身衰竭死亡,1例置带膜钛-镍记忆合金之家后瘘后支架处大出血窒息死亡. 术后平均住院32.4 d. 3讨论
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主要是手术技术和方法,以及患者的状态等,其次也与术后管理以及用药有关.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分成[1-2]早期瘘(术后3 d内)和晚期瘘(术后2 wk). 本组1例较典型患者术后7 d开始进食,进食3 d有1次胸痛,较剧烈,经治医师解释为进食时呛咳所致切口痛,手术后12 d切口拆线时后部裂开直至胸腔且分泌物有酸臭味,清创时发现食物残渣,经口服美蓝及碘油造影证实. 颈部吻合口瘘处理较简单[3],主要是敞开引流,清除切口内食物残渣及坏死组织,等分泌物明显减少,新鲜肉芽生成后既可用碟形胶布拉拢并加压包扎,多能很快愈合. 我们认不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首先是防治感染,其次是营养支持问题,第三是二次开胸和支架封堵,对于瘘口大长期难以愈合者,支架封堵是治疗较好的方法[4].
【
参考文献
】[1]王其彰. 食管外科[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6-692.
[2]邵令方, 张毓徳 . 食管外科学[M].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09-614.
[3]许金良, 高宗人. 食管癌切除食管颈部重建术后特殊型瘘的诊断和治疗[J]. 癌症,1995,14(1):39-41.
[4]张卫东, 吴艳春.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体会[J]. 肿瘤,2006,26(5):49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