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朋波,李康印,郝晓东,高崎炜,杜林芝
【关键词】 EBCT定位引导; 活检术; 胸内肿块
1 临床资料
200504/200604经影像学发现胸部肿块患者47(男35,女12)例,年龄28~79(平均56)岁.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5例;发热9例;胸痛、气短7例;咯血痰6例;右肺上叶9例,中叶4例,下叶14例;左肺上叶12例, 下叶6例;纵隔2例. 所有病例均无出凝血机制异常,仅有1例出现气胸. 采用美国IMATRONC300电子束(EBCT)扫描机,应用美国弹射穿刺活检针,型号18G. EBCT平扫确定肿块部位﹑大小﹑形态. 根据病灶与体表的距离确定检查体位,并间隔5 mm预扫描病灶局部3~5层,利用EBCT扫描机测量软件进行横向或纵向体表定位,确定. 初步穿刺点,选择靠近或与胸壁接近的肿块层面进行穿刺,穿刺时尽可能避开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 让患者取相应的卧位,然后再行肿块区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进针深度、角度. 用EBCT扫描打出光标,找到相应体表定位点,消毒穿刺. 成功后再次EBCT扫描证实无误后,进行活检多点取出病变组织,立即放入40 g/L甲醛标本瓶中固定送病理诊断. 取材满意后拔出穿刺针,用小块纱布保护并按压穿刺部位. 最后于穿刺局部扫描2~3层,观察有无如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结果: 本组47例全部取材成功,穿刺成功率100%,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29例(磷癌13例,腺癌8例,未分化癌3例,混合癌2例;纵隔恶性淋巴瘤2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其它病变18例(肺结核8例,炎性假瘤5例,肺脓肿3例,肺炎2例), 术后1例出现少量气胸,自行吸收,未作特殊处理.
2 讨论
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是一种微创性检查诊断方法, EBCT定位与穿刺途径,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技术. 穿刺是病灶与体表相对应位置一致,在EBCT图像上确定穿刺角度,深度. 进针点及进针角度与呼吸的影响,确保进针方向与穿刺点一致,穿刺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 针头刺入靶点后,EBCT快速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后,即可抽吸取材. 若从病灶中心取材,常为坏死区,空洞病变应在内外边缘活检,胸腔积液,胸膜肥厚,肺内实变时,选择软组织区穿刺,肺癌和并肺不张时,穿刺针尖应在肿块区. 王国范等[1]报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160例取材满意者,诊断敏感性为95.8%,特异性88.2%,准确性95%. Laurent等[2]报告敏感性67%~97%,特异性为90%~100%,诊断准确性为74%~97%. 我们对47例胸内肿块经EB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总结,取材成功率100%.
可是EBCT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胸部肿块性质的重要方法. 对于肺内较小的肿块,特别是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者,早期获得病理诊断较为困难,EB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是一项先进影像学与病理学相结合的技术,只要掌握好正确穿刺方法,穿刺要点,并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就能达到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国范,左文述,张利民, 等. CT定位下细针肺穿刺术的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5):301-302.
[2]Laurent F, Latrabe V, Vergier B, et al. 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pulmonary nodules smaller than 20 mm:results with an automated 20gauge coaxal cutting[J]. Clin Radio, 2000, 55:281-287.转贴于
关于EB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47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基因枪介导的pSilencercJun载体对大鼠
- 关于维拉帕米与胺碘酮对杂种犬迷走神经刺激
- 关于不同年级医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
- 关于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βTCP/CPPF/P
- 关于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心肌肌
- 关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参与远程预
- 关于乳腺癌患者血浆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
- 关于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
- 关于母血皮质醇及皮质醇结合蛋白水平在特发
- 面孔容颜信息加工的事件有关电位时空模式分
- 关于机械应力下成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
- 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膜脂
- 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26例浅析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
- 关于浙江金衢盆地褐家鼠体内发现西里伯瑞列
- 关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