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内瘘术84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960 日期:2025-03-2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1 对象和方法
  收集于200001/200607因患尿毒症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而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3(男42,女31)例,平均年龄52(17~79)岁. 其中,慢性肾炎49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4例,糖尿病肾病4例,其它肾脏疾患8例. 为建立血管通路,均行动静脉内瘘术. 手术方法:选择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作吻合,吻合方法为:①(头静脉)端(动脉)侧吻合:切断静脉,远端结扎,近端血管夹阻断,行液压扩张,将静脉断端的血管外膜剥离干净,并将断面修剪成斜面,使吻合口控制在5~6 mm,在桡动脉近远端阻断循环,再将桡动脉与静脉对应的侧壁作5~6 mm切口,70无损伤尼龙线连续外翻缝合;②(头静脉)端(动脉)端吻合:切断桡动脉、头静脉,远端结扎,近端血管夹阻断,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间断或连续缝合;③(头静脉)侧(动脉)侧吻合:阻断动、静脉循环后,分别将动静脉相对应之侧壁作0.7~1.0 mm口径的切口,冲洗管腔,连续外翻缝合. 静脉远端予丝线结扎时不打紧,形成一缩窄的扣环,直径1~2 mm;④ 鼻咽窝端端吻合:鼻咽窝处纵行切口1.5~2.0 mm,先游离头静脉,在其下面游离动脉,行端端吻合.
  2 结果
   对73例患者共施行84次动静脉瘘术,手术总成功率86%. 血流量达150~250 mL/min. 术后24 h之内发生左心衰6例(表1). 动静脉瘘平均使用26 mo,最长使用8 a的患者,现在每周2次透析,仍能良好使用. 术后因各种原因已死亡10例,因肾移植而中断透析者14例,在透12例,失访37例. 表1 动静脉吻合内瘘术73例结果
  3 讨论
   对于术式的选择:在前臂动静脉直接吻合法建立内瘘术[1]中,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①手术创伤小,保持动脉的连续性,不会影响远端肢体血液循环;②静脉远端结扎,不受动脉压力的影响,手部静脉压不高,几乎不会出现手的浮肿及手部静脉曲张;③吻合口远离心脏, 吻合口控制在5~6 mm发生心衰比率较其它方式小; ④术后即时栓塞比率低. 其他3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①端端:桡动脉被切断,影响远端肢体血液循环,心衰比率较端侧吻合高. ②侧侧:术后即时栓塞比率低,会出现手的浮肿及手部静脉曲张,心衰比率高. ③鼻烟窝端端:手术操作复杂,动静脉较细,易出现栓塞,手术创伤小. 所以对于需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 我们首选端侧吻合术[2], 如果血管条件差可选择侧侧吻合, 如果动静脉距离较远可选择端端吻合.
  对于术式改进和体会:吻合口的大小决定该血管的血流量,所以术中静脉近端吻合口适当液压扩张和血管断面剪成斜面,使吻合口大小在5~6 mm之间,达到透析血流量要求. 对开放血流后的活动性出血,一般需要重新加固1~2针,单纯按压止血易致血栓形成. 在头静脉向上分离过程中,应尽量于血管鞘膜内分离血管,避免伤及桡神经浅支. 选择侧侧吻合时,静脉远端予丝线结扎时不打紧,形成一缩窄的扣环,直径1~2 mm,这样可避免手部静脉曲张,如果患者血管条件差可结扎动静脉远端,形成机能上的端端吻合.

参考文献


[1] 王世相, 管德林.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合理建立和使用[J]. 中国血液净化,2003, 8:414-415.

[2] 冉 峰,刘长建,黄 佃,等.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01:33.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