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用于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89193 日期:2024-12-26 来源:论文网

摘要:重点讨论了有效微生物群(EM)在SBR反应器中对生活污水的COD、TP、NH3-N和T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EM投量(VEM/V污水)为1/10000~1/1000时,能显著提高SBR对COD、TP、NH3-N和TN的去除率和降解速度;当EM投量(VEM/V污水)为1/100000~5/1000时,对TN的去除率随EM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EM投量为1/10000时,能显著缩短SBR的曝气时间并可节能降耗。

关键词:生活污水 SBR 有效微生物群 EM投量

  从国内一些学者的蜒究来看,EM菌液具有去除污水中COD、氮、磷的功能[1],但因其是水溶性液体,单独用来处理污水时去除率不高,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由于SBR工艺中厌氧和好氧状态在同一反应池内交替出现,因而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复杂多样[2],这与EM菌群的生存环境相似。如果将EM引入SBR工艺,使EM菌群吸附在生物絮凝体表面,可能会提高处理效果。

1 试验装置及方法

1.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见图1。

  采用4只塑料圆桶作反应器,每只内径为30cm,高度为40cm、有效容积为16L。反应器外侧设有5个排水口,底部设有排泥口,采用鼓风,桶内设机械搅拌器。在试验过程中用溶解氧仪进行实时监测,使桶内DO在厌氧阶段为0.2~0.3mg/L左右,缺氧阶段为0.5mg/L左右。
1.2 测定方法
  COD:COD快速消解仪和比色仪;TN: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NH3-N:纳氏比色法;TP:磷钼酸铵比色法;DO:溶解氧仪;MLSS:蒸干称重法[3]
1.3 试验方法
  试验用活性污泥取自武汉市东西湖啤酒厂污水处理站,经20d培养驯化后投入正式运行。原水为武汉大学居民区生活污水,水质见表1。EM由湖南长沙微生物研究所提供,EM原液为50000mg/L。

表1 原水水质   mg/L

项 目

COD

NH3-N

TN

TP

SS

浓度

200~512

15~32

25~46

2~10

150~200

  在污水排放口采集生活污水,静置1/2h后取上层污水分装于4个桶内,每桶装12L污水和4L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使桶内MLSS2000~3000mg/L,按VEM/V污水为0、1/10000、1/1000和5/1000的比例分别加入EM菌液并混合均匀。在常温下按以下方式运行:厌氧搅拌2h→4h→缺氧搅拌3.5h→10min→沉淀1h →出水。试验过程中对各桶的COD、TP、NH3-N和TN的浓度进行跟踪测定。

2 结果和讨论

2.1 对COD的去除
  运行时间安排:8:00~10:00为厌氧;10:00~14:00为;14:00~17:30为缺氧;17:30~17:40为吹脱;17:40~18:40为沉淀。1、2、3、4号桶内MLSS值分别为2700、2400、2500、2400mg/L,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对COD的去除效果

项 目

1号

2号

3号

4号

运行阶段

测定时间

COD(mg/L)

去除率(%)

COD(mg/L)

去除率(%)

COD(mg/L)

去除率(%)

COD(mg/L)

去除率(%)

厌氧阶段
8:00~10:00

8:00

468

 

468

 

468

468

 

10:00

381

18.6

290

38.0

311

33.5

495

 

阶段
10:00~14:00

11:00

271

42.1

192

59.0

189

59.6

332

29.1

12:00

221

52.8

144

69.2

140

70.1

276

41.0

13:00

173

63.0

68

85.5

61

87.0

172

63.2

14:00

129

72.4

38

91.9

35

92.5

132

71.8

出水

18:40

45

90.4

29

93.8

28

94.0

42

91.0

  从表2可以看出,2、3号桶与1号对照桶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近20%,这表明EM在SBR工艺中能够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但4号桶4h后COD的去除率仍不高,这是因为EM原液含有大量的糖蜜(COD值高达50000mg/L),当接种量较大时使桶内混合液的COD值升高而影响了去除率。
22
除磷
  SBR工艺的除磷效果见表3。

表3 SBR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

项 目

1号

2号

3号

4号

运行阶段

测定时间

TP(mg/L)

去除率(%)

TP(mg/L)

去除率(%)

TP(mg/L)

去除率(%)

TP(mg/L)

去除率(%)

厌氧阶段8:00~10:00

8:00

7.05

 

7.05

 

7.05

 

7.05

 

9:00

10.92

 

10.51

 

10.76

 

11.71

 

10:00

10.74

 

11.62

 

13.81

 

13.61

 

阶段10:00~14:00

11:00

5.88

16.6

3.57

49.4

6.00

14.9

7.72

 

12:00

2.81

60.1

0.80

88.7

2.21

68.7

4.37

38.0

13:00

1.57

77.8

0.86

87.8

0.93

86.8

0.83

88.2

14:00

0.93

86.8

0.42

94.0

0.38

94.6

0.53

92.5

出 水

18:40

0.52

92.6

0.20

97.2

0.18

97.4

0.26

96.3

  从表3可以看出,厌氧搅拌2h后,2、3、4号桶的释磷量与对照组1号桶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说明EM能促进聚磷菌的放磷速度。这可能是因为EM中的发酵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为低分子有机物,聚磷菌利用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在体内合成PHB的同时向水中释放磷酸盐,易降解的有机物浓度越高则放磷速度就越快。4h后,1、2、3和4号桶的出水TP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2.3 脱氮
  SBR工艺对NH3-N的去除效果如表4所示。

表4 SBR工艺对NH3-N的去除效果

项 目

1号

2号

3号

4号

运行阶段

测定时间

NH3-N(mg/L)

去除率(%)

NH3-N(mg/L)

去除率(%)

NH3-N(mg/L)

去除率(%)

NH3-N(mg/L)

去除率(%)

厌氧阶段8:00~10:00

8:00

21.74

 

21.74

 

21.74

 

21.74

 

10:00

16.94

22.1

15.83

27.2

15.54

28.5

15.45

28.9

阶段10:00~14:00

11:00

14.87

31.6

11.64

46.5

10.62

51.1

12.55

42.3

12:00

12.65

41.8

7.20

66.9

5.02

76.9

7.44

65.8

13:00

9.18

87.8

1.40

93.6

1.46

93.3

2.57

88.2

14:00

4.67

78.5

1.23

94.3

1.27

94.2

1.31

94.0

出 水

18:40

1.70

92.2

2.00

90.8

1.30

94.0

1.41

936.5

  从表4可以看出,在2h后2、3、4号桶的NH3-N浓度均低于8mg/L,此时其对NH3-N 去除率分别比1号桶高25.1%、35.1%、24%,由此表明加入适量的EM能够加速污水中NH3-N的硝化进程,这进一步提高了SBR工艺的脱氮效率,并在节能降耗方面有重要意义。
  从TN的去除情况来看,随着EM投量的增加,TN的去除率逐渐提高(结果见表5和图2),由此可知增加EM的投量能够提高TN的去除率。由于SBR工艺是后置反硝化,对TN的去除率不高,而适量的加入EM能提高SBR工艺的脱氮效果,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表5 SBR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

指 标

1号桶

2号桶

3号桶

4号桶

进水TN(mg/L)

26.50

26.50

26.50

26.50

出水TN(mg/L)

8.15

6.40

5.49

3.15

去除率(%)

69.2

75.8

79.2

88.1

2.4 加EM的SBR工艺短周期运行
  当EM投量为1/10000时,在3 h后各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因此在1号桶中按VEM/V污水为1/10000加入EM后按以下方式运行:厌氧搅拌(2h)→(3h)→缺氧搅拌(3h)→沉淀(1h)→出水(排泥),即总运行时间缩短了1.5h。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短周期运行效果

指 标

COD

TP

NH3-N

TN

SS

进水(mg/L)

396

7.36

31.51

36.41

130

出水(mg/L)

37

0.35

4.80

6.54

6.6

去除率(%)

90.6

95.2

84.8

82.0

94.9

  从表6可以看出SBR工艺按短周期运行时各指标的去除率均较高,出水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由此表明EM能显著提高SBR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效果并能缩短时间和运行周期,使SBR工艺节能降耗的优点更为突出,这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5 需要探讨的问题
  试验过程中活性污泥没发生解体上浮和变质等现象,这表明EM菌群和SBR工艺中微生物群落能共存,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尚需研究。在SBR工艺接种EM后,EM的效果能持续多长时间?针对不同水质的EM,最佳接种量为多少还须作进一步研究。

3 结论

  ① 在SBR反应器中,当VEM/V污水为1/10000~1/1000时,对COD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并能缩短时间。在处理生活污水时能将时间缩短为3h,此时COD去除率为90%。
  ② 当EM的接种量为1/10000~1/1000时能加速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吸收,只需3h就可使出水TP的含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③ 当EM接种量为1/10000~5/1000时,对TN的去除率随EM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EM接种量为1/10000时,在好氧阶段EM能显著提高NH3-N的硝化速度,能将硝化时间缩短为2h,节约能耗,从而降低了生活污水的处理成本。

参考文献

  [1]孟范平.有效微生物菌群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报,1997,(4):8-13.
  [2]彭永臻.SBR法的五大优点[J].中国给水排水,1993,9(2):29-31.
  [3]国家环保局.水和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