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各种能源设计量表具为例,简要论述了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土建设计的配合问题,详细介绍了几种能源计量表具的不同特征。
关键词:住宅智能化系统 土建 设计配合 能源计量表
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智能化”的概念引入了住宅小区和家庭的建设之中。建设部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建设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列入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也于1999年1月召开的“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论证研讨会”中,明确指出:住宅小区智能化势在必行。
“智能住宅”全称为“智能管理系统住宅”。在智能住宅内到处都有类似电源插座那类的标准信息插孔,通过一个高度集成化的家庭总线系统,将住宅中各种安全措施、信息设备及家用电器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家庭智能系统,并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与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互联,形成开放式的小区管理体系。
因此,智能住宅的形成需要以下几方面基本条件:
1.具有相当于住宅神经系统的家庭网络系统;
2.能够通过这种网络提供各种服务,并通过住宅内的设备控制执行;
3.能够进入国际Internet和地区性Internet,实现与地区、社会等外部世界的连接。
具体来说,这样的住宅智能系统是从硬件上,将火灾、煤气、防盗、保安、通信及生活设备集中在一起的系统总称,它能使各设备之间保持有机联系,并且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家庭内外的一切信息(图1)。
目前阶段,我国对智能住宅的研究刚刚起步,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住宅智能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各系统通过智能家居布线系统和设备来实现接口及各自功能。下文仅就各种能源表计量、收费方式的进行深入探讨。
转贴于一、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土建部分配合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管线部分
1.1 线缆如何入产,以及户内线缆的布线、敷设方式
2.设备部分
2.1各类智能化系统设备在户内的设置位置及要求
2.2家庭智能系统控制箱在户内的设置位置及要求
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以下主要探讨的是该系统对于各种分户能源计量表具进行智能化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
1.各种能源表计量、收费方式的比较
分户能源计量表包括分户电度表、分户水表、分户燃气表、分户热水表、分户采暖热量表等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必备的“三表”指的是上述前三种能源计量表。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集合住宅还一直沿用着原始的入户查表收费的方式进行各项能源计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条件的改善,这种入户抄表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实际需要。其弊端具体表现在查表收费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也给居民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并且常常会遇到居民家中无人而不能进行数据抄收,无法及时进行费用结算。水表、电表、气表三表实行集中抄收是将来居住社区的必然趋势,成为实现居民小区智能化的一个必备条件。
表2对于目前较为典型的几种三表计量、收费方式进行了比较:
2.三表IC卡系统
2.1系统工作方式
用户在管理中心预付费,然后将IC卡插入预付费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读入数据,判断其合理性后打开阀门,允许用户用气、用水、用电。余量不足时,提醒用户再次交费。
2.2相应土建接口
IC卡的使用对燃气表、水表、电表的设置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只需经过改造成为预付费控制单元以提供计量信号;燃气表、水表各有一个控制阀门,电表由一个继电器控制。
2.3系统优势
解决入户查表收费问题,实现自动计量;实现多表一卡,简单便捷;
避免用户可能出现的窃用作弊和拒交费,实现办公自动化。
2.3现阶段存在问题
用户容易忽视报警提示,导致无法及时预付费而断电、断水;
管理部门难以了解整个区域的水、电、气使用情况;无法有效控制各类偷漏现象等。
3.三表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
根据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小康型住宅小区规划要求,今后要对新建和改建住宅统一规划,逐步实行水、电、气三表统一管理,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测、计算与收费。由此,三表的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的建设成为智能化住宅的基本配置之一。
3.1系统组成及工作方式
系统由脉:中耗能表(或普通耗能表改制)、采集模块、采集终端、集中器、管理终端(主机)以及备用电源组成,根据传输载体的不同,可分为电力线载波和专网总线表具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
系统通过各级采集器记录、储存和传输水表、电表、煤气表的信息数据,小区管理中心计算机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和管理,并将有关数据传送给供电局、自来水公司和燃气公司,同时准确、快速地计算出用户应缴纳的电费、水费和燃气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些资料传送到银行计算机系统,由银行通过信用卡或专用帐户收取费用。
3.2相应土建接口
上述两种耗能表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中的设备安装位置以及对于土建配合方面的要求,均包括以下几点:
各类脉:中耗能表(或普通耗能表改制)的设置位置已在本章前面部分分别进行了的论述,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对其位置并没有特殊要求;
采集模块设于耗能表旁的接线盒内,要求该接线盒预埋在耗能表附近300~500mm的范围内,表具和接线盒的正前方周围3 00m m处不能有影响安装和维修表具及接线的障碍物;
采集终端可设置于电能表箱内(电力载波式),也可设置于弱电竖井或公共走道部位;
集中器安装于局域变配电站(电力载波式)或弱电竖井、公共走道内(专网总线式);
管理终端则是设置于小区的管理监控中心之中。
3.3系统优势
实现能耗的自动计量;
可以准确可靠地采集水表、电表和燃气表的数据;
具有实时抄表功能,抄表时间不受限制,可以任意设定;
可对抄表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并对用户终端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报;
可连接煤气泄漏报警系统同时工作;
实现自动化的收费管理。
3.4现阶段存在问题:
目前阶段,耗能表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的应用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不同耗能表的抄收与远传系统分别由各个水、电、煤气供应公司进行设计安装,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关,因此系统间的总体协调性能差,运行维护也相对复杂,给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