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DI的实验与工程应用于开展机理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87654 日期:2024-12-11 来源:论文网

摘要: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简称EDI),是离子交换混合床和电渗析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它体现了混床和电渗析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可连续地制取高纯水,而不需酸碱再生。

关键词:EDI 混床 电渗析 纯水

  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简称),是离子交换混合床和电渗析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它体现了混床和电渗析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可连续地制取高纯水,而不需酸碱再生。

  本文在公司中试车间装置进行实验探索和对承建水站工程中的运行工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操作开展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工作原理

  1. 在电渗析中,溶液中电解质离子的迁移是籍对流、分子扩散和电迁移实现的。

  式中:

  J:一秒内通过一平方厘米假设平面的离子数

  V:一秒内通过一平方厘米假设平面的液体体积

  ΔC:离子的浓度差,负号是离子由浓度高处向低处扩散

  F:法拉弟常数

  T:绝对温度

  C:离子的克分子浓度

  D:扩散系数

  Z:离子的电荷

  E:外加直流电压

  R:气体常数

  对于水一类的液体,传质过程中膜面液体的分子扩散层厚度大约是流体力学中滞流层厚度的十分之一。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在最合理的结构、理想的溶液和理想的搅拌条件下,滞流层是只能减薄而不可能消灭的,故分子扩散层更不会有所变化。由此可见,电渗析中的对流和分子扩散的作用是有限的,应从增加电迁移着手。

  2. 在除盐室中充填离子交换树脂来增加电迁移。

  在中,离子从溶液到膜面的电迁移有二条途径,一是由溶液到膜的直接电迁移Is,一是由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到膜的电迁移Ir。

  通过溶液的电流Is和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的电流Ir之比例,取决于溶液和树脂电导的比例。

  在固体物理学中,有关电解质离子在固体电解质中的电迁移是这样阐述的“它与水溶液一样是离子传导而不是电子传导”。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在立体结构的高分子基础上接上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它具有固定基团和一个带相反电荷能交换扩散的反离子。树脂的电导是指树脂外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凭借树脂的解离离子传导电流的一种行为。001×7磺酸型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比电阻大致在300Ω·cm。在电解质溶液和树脂等电点时的溶液浓度约为0.02克当量。也就是说,倘若溶液中离子浓度越低于该值,电迁移就越在树脂中进行。

  3. 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优化

  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应特别重视树脂的选用。

  (1) 应采用介离度的磺酸型阳树脂和季胺型阴树脂。

  水是二性电介质。在中,水有自身电离作用,H2O=H+OH。产生的OH和OH具有重大的作用,首先是使树脂转变为OH型和H型,其次是树脂的再生型能和弱离子反应,形成迁移。

  在除盐室中,离子反应使弱离子得到去除*1。

  CO2+OH→HCO3 PKa=6.4

  HCO3+OH→CO3-2 PKa=10.3

  SiO2+OH→HSiO3 PKa=9.8

  NH3+H+→NH4+ PKa=9.2

  H3ASO4+OH→H2ASO4 PKa1=2.18

  H2ASO4+OH→HASO42 PKa2=6.77

  HASO42+OH→ASO43 PKa3=11.23

  (2) 用100μ的均粒树脂比常规40目~60目树脂为好。优点是装填密度大、脱盐率高、产水量大。见图一*2。

  (3) 除盐室中的树脂必须装填密度,使树脂紧密接触以减少树脂表面水层和防止树脂乱层。

  4. 离子交换膜的优化:

  在中,除盐室中的纯水在ppt范围,而浓水室中的浓水含盐量较高。要使浓水室中的离子不返回到淡水室中,则必须选用高离子选择透过性和低渗水性的离子交换膜。见图二*2。

  

 二. 水站工程中的操作运行:

  在本公司承建的水站工程中,我们都设计采用RO—水处理工艺流程。为了保持能长期、高效、稳定地运行。我们非常重视进水的前级处理,确保的进水水质达到硬度&< 1ppm,硅和TOC&<0.5ppm,余氯 &< 0.5ppm,Fe、Mn &< 0.01ppm。

  是选用美国Electropure公司和加拿大E-cell公司等产品。

  1. 操作条件

  进水电导:5~40μs/cm,进水压力:0.2~0.3Mpa

  浓水电导:90~100μs/cm,浓水压力比淡水0.04MPa,浓水可回到RO进水予以再利用。

  水利用率:90~95%

  2. 江苏某水站工程简介

  产水量:32M3/H

  水处理工艺流程:二级RO→TOC UV→

  采用加拿大E-CELL公司,型号MK-2E,每组并联5台。

产水量M3/Hr

浓水M3/Hr

极水M3/Hr

直流电压V

进水电导μs/cm

浓水电导μs/cm

极水电导μs/cm

纯水电导μs/cm

32

3

0.3

350

5

90~110

30

&< 0.063

  (1) 进水电导越低,出水水质越好,可达16.5MΩ·cm以上。

  (2) 工作电压升高,出水水质可提高。我们认为不宜将电压升得过高。

  (3) 在实际运行中,对二氧化碳,溶解性硅等弱离子有很高的去除率,均在97%以上。

  (4) 如若发生钙镁等金属离子积垢或有机污染,可采取酸洗后盐碱清洗的方法使其恢复。

  三. 结论:

  1. 装置中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之性能优劣,对产水量和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

  2. 的进水水质,对其长期、高效、稳定运行有很大关系。

  3. 能有效去除强电解离子,对弱离子的去除率也很高,故在高纯水制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朱元保、沈子深:电化学数据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Christopher Griffin. Advancements in the use of continuous deioniz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high-purity water. Ultra pure water 1991, No V.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