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捕捞机械标准现状与发展方向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194 日期:2024-06-18 来源:论文网
摘要捕捞机械标准是渔业标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捕捞机械标准的基础是捕捞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加强捕捞机械标准化进程,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回顾了捕捞机械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捕捞机械标准的现状,概括了目前国内捕捞机械标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标准数量少、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与宣传贯彻力度不足等,提出国内捕捞机械标准今后发展方向为保障捕捞作业安全、接轨国际标准体系。
  关键词渔业;捕捞机械;标准;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AbstractThe fishing machinery standard which is based on fishing machine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shery standard system.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the standardization of fishing machiner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should be achiev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mechanical technology of fishing,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s of fishing machinery standard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The standards of the domestic fishing mechanical problems in the main were outlined:the standard number of small producers involved in the standardization initiative is not high,input and inadequate and implementation efforts. It’s proposed standard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fishing machine direction: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ishing operations,conn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ystem.
  Key wordsfishery;fishing machinery;standard;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development direction
  
  长期以来,渔业捕捞机械质量安全倍受渔业管理部门和广大渔民的关注,是保证渔业捕捞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捕捞机械标准作为渔业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捕捞机械技术改进、规范市场、提高我国渔业捕捞生产能力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捕捞机械标准的基础是捕捞机械技术,将新技术转化为标准,可显著地提升其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减少风险,增加效益,促进渔业的发展。并且标准化又是新技术的体现形式之一,标准化对科技创新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了摸清我国捕捞机械生产和使用实际情况,课题组走访了5个渔业大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建。这几个省份都有不同规模的捕捞机械生产企业,通过现场走访和调研,了解到:生产历史较长,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基本都采用国标与行业标准来规范产品生产,一些企业还制定了以规范生产工艺为主的企业标准,但很少涉及到产品安全技术指标。有些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本身无产品开发能力,更没有必要的检验条件,只能进行简单的仿制。在目前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些企业会应船东的要求不按标准生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捕捞机械技术研究进展
  捕捞机械是渔船上为配合捕捞生产而配备的专用机械,按渔船作业方式可分为拖网、围网、流刺网、定置网和钓具等捕捞机械[1]。我国的捕捞机械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渔业船只从木帆船向机帆渔船和钢质渔船转型的生产进步,捕捞机械的研究在个别进口仪器或设备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到了70年代尤其是整个80年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高压液压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捕捞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捕捞机械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但在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产品规格也相对较少。另外,生产企业对于捕捞机械的安全性能缺乏关注,导致渔民在作业过程中人身伤害的事件多有发生。
  捕捞机械标准是我国水产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行业标准由渔业环境、资源、渔船、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具与渔具材料、渔业机械、仪器;渔用饲料、检疫防疫和渔药等标准组成,主要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加工、运输、贸易等环节[2]。虽然我国的渔业捕捞机械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早,但多以产品标准为主[3],覆盖面不够广,涉及流刺网、定置网和钓具等捕捞机械方面则严重不足。
  2捕捞机械标准的现状
  2.1拖网捕捞机械
  拖网捕捞是我国捕捞产量最高的捕捞方式,是用渔船拖曳囊袋形网具,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捕捞作业方式。拖网捕捞机械主要包括拖网绞机、卷网机和辅助绞机3类。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捕捞机械技术而制定的国家标准,只有GB/T 15103-1994 绞盘机 技术条件。行业标准有:SC/T 6004-2002 海洋机帆渔船绞纲机;SC/T 6003-1999 渔船绞纲机;SC/T 8055-1994渔船手动拖网弹钩;SC/T 8056-1994渔船拖网弹钩滑车;SC/T 6016-1984渔轮绞纲机磨擦鼓轮;SC/T 8039-2001渔船尾部长滚筒。国外标准有:ISO 6115-1988造船 拖网绞车;ISO 6482-1980 造船 甲板机械 绞缆筒外形;BS MA 53-1975 船用甲板机械规范 深海用拖缆绞车;BS MA 54-1975 船用甲板机械 拖网绞车规范;BS MA 33-1973 船舶甲板机械规范绞缆机等相关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作业渔船船体小、船龄较长,长期采用拖网捕捞方式,其配备的捕捞机械等设备相对落后。但是过度的拖网捕捞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极大,海洋渔业发达国家注重发展大型渔船,同时淘汰具有掠夺性捕捞的方式,优先发展选择性捕捞。为了保护资源,使我国渔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拖网捕捞机械技术相关标准的制订、修订。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围网捕捞机械
  围网捕捞是以长带形或一囊两翼形网具包围鱼群进行选择性捕捞的作业方式,是目前世界海洋捕捞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我国围网捕捞机械主要为绞纲机、动力滑车、舷边滚筒、尾部起网机、理网机等。国内相关标准主要为行业标准:SC/T 6005-2002 渔船围网起网机类型和基本参数;SC/T 8011-1994渔船起重钢索滑车。目前围网捕捞一般网次产量为50~100 t,最高可达250 t左右,世界围网捕捞产量一般约占海洋总捕捞产量的1/4。由于作业习惯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匮乏,围网捕捞机械难以得到推广,导致我国围网作业方式产量所占比例不高,也影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发展。对应行业发展方向,围网捕捞机械标准的制订将成为目前渔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3流刺网捕捞机械
  流刺网捕捞是刺网捕捞中重要的一种作业方式,特点是能对鱼体大小的选择性强,有利于保护资源,为渔业发达国家常用。由渔船系带刺网网列的一端,船和网列一起随风、流迎着鱼类运动方向漂移,使鱼刺入网目。目前,利用流刺网捕捞方式作业的占据大多数。我国从事流网作业的渔船功率都较小,且大多数在近海和沿岸作业,捕捞机械简单,一般只配备卧式或立式绞盘。用绞机收纲,而取鱼和理网由人工操作[4]。流刺网捕捞机械多参照拖网捕捞机械与围网捕捞机械标准,并没有针对性,有许多相关标准的工作需要完成。
  2.4定置网捕捞机械
  定置网捕捞是利用桩、碇或锚把长带形的网列固定张设在鱼类通道上进行捕鱼。定置网捕捞可以获得多种鱼类,不必像一般渔船在大洋追逐鱼群,是一种节省能源的捕捞方式,可以和养殖网箱并用。定置网捕捞机械主要包括起网机、卷网机、起锚机和定置网打桩机等。目前,没有针对定置网捕捞机械技术的相关标准,需要加大这方面工作的投入力度。
  2.5钓具等捕捞机械
  钓具使用机动灵活,渔获物多为成鱼且质量较好,利于保护幼鱼。一些发达的沿海国家为保护本国的渔业资源大力支持发展钓具捕捞,并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注入科技含量,提高捕捞效率。具有代表性的钓具大体上有手钓、鱿鱼钓、竿钓、曳绳钓和延绳钓数种。目前,国产的部分钓具产品已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了,例如小型金枪鱼钓具。其他多数钓具捕捞机械在可靠性等主要性能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远洋作业需求,依赖于进口产品。国内钓具的标准已有立项,相关标准与科研、生产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实施。
  3捕捞机械标准存在的问题
  水产标准由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2种[5]。捕捞机械标准主要是由行业推荐性标准组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植下,渔业标准体系有了很大发展,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标准数量增加的同时,标准内容也不断拓展。但在全球渔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标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加上标准复审、修订不及时,致使不少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水平明显偏低。
  3.1标准数量少
  我国捕捞机械标准最突出的问题是现行的标准不能覆盖目前市场上的所有捕捞机械产品,标准的缺口较大,没有根据当前的研究技术水平进行标准的研究立项。由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实际生产设备落后,所制定的标准比较强调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考虑技术参数、生产水平较多,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考虑不够,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及参数在产品标准中少有体现。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现行捕捞机械产品标准已落后于产品的开发、生产所涉及的品种范围,与捕捞机械技术的科研和生产没有紧密的衔接。一些标准制订、修订严重滞后于生产和贸易发展的需求,许多科研项目完成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利用,产业化程度低。
  3.2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不高
  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检验和经营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建立以产品标准为中心的技术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由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基础标准、加工全过程标准以及产品检验的相关技术标准所构成。从实际情况来看,生产企业对标准的执行不够重视,企业采标率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以及新成立的私营小企业,无标生产情况还有存在。由于标准化生产的监督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成本高,导致生产者参与标准制定和使用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3.3投入与宣传贯彻力度不足
  与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扩大相比,捕捞机械标准项目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满足当前的行业需求。由于受到经费的制约,企业的标准化机制不完善,宣传与贯彻标准的力度不足,行业标准影响力不够,标准的实用性受到影响。
  4捕捞机械标准的发展方向
  4.1保障捕捞作业安全
  目前,渔业捕捞机械行业安全标准工作还跟不上发展要求,应尽快立项开展渔业捕捞机械安全标准方面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大投入力度,重视产品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渔民安全生产。健全以捕捞机械安全性能、捕捞机械安全操作规范、捕捞机械安全管理规范等为主体的捕捞机械作业安全标准体系。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金量的同时,提高捕捞机械的安全性能,以适应当前日新月益的发展形势。只有这样,我国捕捞机械企业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才能真正有实力与国外先进产品一争高低。
  4.2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
  加大国际先进捕捞机械技术标准的采用力度,但是作为捕捞机械行业标准体系,没有可整体采标的途径,只能根(下转第257页)
  (上接第252页)
  据行业的实际需要,不宜盲目行事、追求数量。经常了解国外捕捞机械生产、技术贸易等相关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其发展动态,再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研究,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制订、修订标准的原则,以改善我国目前的捕捞机械标准体系,缩小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力求与世界水平接轨。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并提出有利于我国国情的建议。
  4.3加强标准制定与科研相结合
  加强捕捞机械标准制定与科学研发相结合是提高我国标准质量与接轨国际标准的基础。充分利用当前渔业科技资源,加强捕捞机械技术标准研究,为标准制订、修订提供先进的科技基础。捕捞机械标准的制定应保证其科学合理和先进性,同时也要注重其经济性和实用性。捕捞机械标准应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并与当前捕捞机械技术研究进展相结合,应密切关注高新技术在捕捞机械技术中的应用,及时做好标准与相关科技的衔接工作。
  4.4重视标准的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遵循市场化原则,基本形成了政府监督、授权机构负责、专业机构起草、全社会征求意见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有关方的利益和要求,从而提高标准制定的效率,保障标准的适用性和影响力。鼓励企业注重组织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4.5完善捕捞机械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应围绕一个特定的标准化目的而建立,体系的组成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使标准体系为实现技术和管理的有序化服务[6-10]。一个完善的捕捞机械技术标准体系应该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涉及跨学科的标准体系[11-13]。健全捕捞机械相关的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规范,检验检测是衡量标准体系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合格评定程序的技术支撑[14-16]。
  5

参考文献


  [1] 宋树友.中华农器:第3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王玮,陈军,刘晃,等.中国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发展概况[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1):41-49.
  [3] 刘丽珍.我国现有渔业机械、仪器行业标准体系状况及思考[J].渔业现代化,2006(4):3-5.
  [4] 宋正杰.捕捞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48-158.
  [5] 王玮,刘淇,王君.水产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J].渔业现代化,2009,36(1):67-69.
  [6] 王玮.我国水产行业标准体系的构建[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2):222-226.
  [7] 王玮,王联珠,沈建,等.水产品保鲜技术及其标准的现状与分析[J].渔业现代化,2009,36(6):66-69.
  [8] 陈军.渔船绞纲机标准探讨[J].渔业现代化,1996(5):40-43.
  [9] 孙妮娜,秦向阳,杨宝祝,等.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124-126.
  [10] 王小凡.小型兼作渔船捕捞机械的配备[J].海洋渔业,1996,18(1):28-30.
  [11] 董海.我国正在建设完善的渔业标准体系[J].现代渔业信息,2009(11):30.
  [12] 李乐,房金岑,宋怿.渔业发达国家标准与科研协调发展现状与启示[J].中国水产,2009(11):13-14.
  [13] 王能贻,方荣楠.对我国海洋渔船捕捞机械传动方式之浅析[J].渔业机械仪器,1991,18(5):40-41.
  [14] 赵福波.我国渔船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水产,2007(11):65-67.
  [15] 陈锦文.实施标准化推进渔业产业化发展[J].渔业致富指南,2008(12):22-24.
  [16] 童小川.适应公约和规则要求,促进技术和标准发展[J].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09(4):1-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