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镇油茶产业现状及经营管理新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065 日期:2024-06-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阐述了沙湾镇油茶产业状况,概述了其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整体布局,介绍了油茶产业的建设内容与发展目标,总结了油茶基地的经营管理新技术,以推动沙湾镇油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沙湾镇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油茶产业;状况;建设内容;经营管理;浙江景宁;沙湾镇
  
  沙湾镇系景宁县中心重镇,地处县城西南38 km,全镇辖区面积122.7 km2,林地面积8 918.53 hm2。沙湾镇农民经济收入40%以上来自林业。沙湾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地形、海拔差异,垂直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2.8~17.5 ℃,1月(最低)平均气温2.8~6.6 ℃,7月(最高)平均气温22.6~27.7 ℃,年平均降水量为1 161 mm,年无霜期在196~241 d,年平均日照1 728.5 h,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之一。由于季风交替和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常有暴雨、冰雹、大风和“倒春寒”、“五月寒”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1沙湾镇油茶产业状况
  
  1.1油茶是沙湾镇农业传统产业
  油茶是沙湾镇农业传统产业之一,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油茶产业,既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林地资源,特别是荒山荒地及迹地的充分利用。同时,加快油茶产业发展还是解决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1-2]。
  1.2油茶是沙湾镇主栽经济树种之一
  油茶在当地地方称为茶籽树,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开花,翌年10月果实成熟,即霜降左右采摘,经人工贮藏、日晒、检壳、留籽晒干、磨成粉、蒸熟、框成茶饼,利用榨油车填椹压榨(现用榨油机)制作成茶油,人门用来食用,是原生态茶油,很受到人们喜爱,市场价格节节攀升;经专家化学分析,茶油是一种绿色无公害产品,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2%以上,优于橄榄油,经常食用茶油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油茶还能通过油脂的深加工生产出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茶油的副产品茶子饼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提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碳等,通过综合利用还可以大大提高油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3-4]。
  1.3油茶产业现状
  沙湾镇位于景宁县西南部,生态良好,山清水秀,山体连绵,有历史种植的实生茶籽树林达400 hm2以上。由于前些年茶籽的采摘手工投入多,大量的劳力外出,外地进入的油料价格偏低,而茶油的价格稍高;加之未总结茶油的利用价值等因素,导致茶籽树林的荒芜面积逐年增加,甚至有些茶林已被松、杉、杂等树种代替林相。
  
  2产业发展基本原则与整体布局
  
  基本原则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适度规模发展;以科技为依托,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培育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综合效益。根据油茶树生长的特性和条件,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建立“一带四区”为中心油茶产业发展布局。
  
  3建设内容
  
  3.1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新建油茶基地,改造低产油茶林
  依托林业科技推广网络,积极开展油茶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苗木必须选用国家和省审定的良种。同时,建立新型的责任林技推广制度和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促进产区农民油茶生产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根据沙湾镇现状,充分利用海拔800 m以下、坡度25°以下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进行营造油茶基地。对现有油茶疏林进行良种壮苗补植,对立地条件好、林相较齐的现有低产林采用深挖垦复、修剪和施肥等措施。
  3.2培育油茶龙头企业,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油茶产业科技队伍建设
  鼓励企业按“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支持油茶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林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引进和培育油茶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对基层林技人员和油茶大户的技能培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发展目标
  
  国务院对食用油发展极为重视,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07年国家林业局进一步加大了油茶发展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沙湾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现已生存的实生茶籽树林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到2015年全镇油茶栽培面积达1 000 hm2,培育茶油深加工龙头企业2~3家,发展规范化合作社2~3家;到2020年,全镇油茶栽培面积达2 000 hm2,培育茶油深加工龙头企业2~4家,发展规范化合作社3~4家。建立“一带两中心”的发展目标雄伟蓝图而努力。
  
  5经营管理新技术
  
  5.1幼树抚育
  油茶幼树尤其要抓好修剪工作,以培育丰产树形。新栽油茶当年要通过抚育管理促进其成活,第1年和第2年要抚育2次,分别在5月和7月进行,以除草为主的块状抚育。第3年后,每年全面浅度(3~5 cm)带状抚育2次。幼树期间进行农作物套种,不仅能促进油茶幼树生长发育和提高林地生产力,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套种的农作物以豆科植物为好,在经营管理农作物时,不能损伤油茶幼树,要防止人畜对油茶幼树的危害。
  5.2合理修剪
  油茶树一年四季均可以修剪,在油茶果采收后到春梢萌发前进行修剪比较好,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剪内膛,后剪外冠,一般剪去干枯枝、衰老枝、下脚枝、病虫枝、荫蔽枝、蚂蚁枝、寄生枝等,对徒长枝、交叉枝视情况合理修剪,要因地制宜,一般向阳轻剪,阴坡可酌情重剪,密林适当重剪,稀林轻剪,树冠下适当重剪,中上部轻剪或不剪,幼树轻剪,老树重剪等,要求外饱、外满、左右不重、枝叶茂盛、通风透光,增大油茶树体积,提高油茶果实质量和品质。
  5.3科学施肥
  最好施有机肥料和农家土肥为主,化肥为辅,油茶幼树以施氮肥为主,成林树以施磷、钾肥为主。在冬季垦复进行,挖沟深施,深沟施肥,有条件的可进行施复合肥,以保证树形长势茂盛、产量提高。氮、磷、钾配合使用,才能对油茶树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起协调作用,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利。
  5.4垦复抚育
  由于茶林已经荒芜近30年,草木成林,与茶籽林争阳争养。为了提高纯林油茶林,必须清除草木,留住茶籽树,进行劈山及垦抚。有条件的茶籽树,冬天深垦可熟化和改良土壤肥力,清除杂草,可消灭越冬病虫;夏天正是新梢、果实生长的季节时期,结合除草浅垦,培蔸可以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树的生长势,有利于开花结果。通过劈山及垦抚等经营管理技术措施,使茶籽树越来越盛,产量逐年提高,效益可喜可观。
  5.5病虫害防治
  油茶成林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炭疽病和软腐病,不但造成当年油茶的损失,还会影响下年度的产量,衰弱树势,甚至会造成树枝、树株死亡;油茶病虫害多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加强树体管理,在4—7月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5.6防冻害措施
  日常年份,在温度降到0 ℃以下,树林内会发生冰冻,导致树梢、主干、根系等受到伤害或死亡,影响油茶当年及以后的产量。因此,常年人们会用将干稻秆和干草盖在树顶上来预防冻害,使茶树不受冻害的影响。
  
  6

参考文献


  [1] 鲍克辉,黄志伟.黄陂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8):1-4.
  [2] 熊兴旺.长阳县发展油茶产业的探讨[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11):45-47.
  [3] 梁雨祥.试谈我国油茶和优质山茶油的产业化开发[J].宏观经济研究,2006(1):7.
  [4] 胡明刚.油茶产业发展道路充满阳光[J].绿色中国,2008(12):58-6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