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荞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058 日期:2024-06-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西藏荞麦标准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存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荞麦;标准化;栽培技术;西藏自治区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黔威3号、加日苦荞等品种。选用大而饱满与整齐一致的种子,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将选好的种子,放太阳下晒7~10 d,杀死种子上的病菌,用35~40 ℃温水浸10~15 min。用0.005%钼酸铵、0.1%高锰酸钾、0.03%硼砂、0.05%硫酸镁、3%氯化钾等微量元素溶液浸种[1],以促进荞麦幼苗生长。
  
  2选地整地
  
  荞麦对于土壤的适应较强,不适合其他禾谷类作物生长的贫瘠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肥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荞麦,并获得高产。播种前认真抓好耕耙,清除坷垃,清除田间杂草,以保证荞麦苗全、苗壮、扎根好。在早春,当气温上升到2 ℃、地面解冻时浇水,等田间湿度适宜时,浅耕细耙,使土壤增湿、疏松、保墒,为土壤中野燕麦等杂草种子萌发创造有利条件,诱发野燕麦等杂草种子大量出苗,待长到2~3片叶时深耕,将已出苗的杂草翻入土中闷死,接着播种。
  
  3播种
  
  一是复种。在≥0 ℃有效积温3 000 ℃以上的区域,通过种植早熟作物或品种,前茬收获后及时复种荞麦,复种时间大致为7月15—25日。二是直播。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方式有条播,采用马拉播种机,将马拉播种机隔一个孔堵一个孔,行距控制在29~30 cm;或采用顺犁沟条播。撒播,地块整理平整后,将种子均匀地撒于地表后,耙地[2]。播深5~7 cm;播种量为75.0~112.5 kg/hm2。
  
  4田间管理
  
  播种后若土壤干旱,可镇压1次。出苗后如出现缺苗断垄,应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中耕除草的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的多少而定。第1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 cm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2次中耕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在3~5 cm。蜜蜂辅助授粉在荞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5 d,每1 334~2 001 m2荞麦田安放蜜蜂1箱。在没有放蜂条件的地方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辅助授粉时要避免损坏花器,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开放前或傍晚时,都不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3]。苦荞为自花授粉作物,花数可达1 500~3 000朵,结实率一般40%~60%。在肥水条件好的地方,花期应采取限制其无限生长的措施,以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单株粒重,达到高产优质。
  
  5肥水管理
  
  肥料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必须满足荞麦对营养无素的需要,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肥和生物肥料。必须按照平衡施肥要求使用足够的优质有机肥。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物质肥料等)。基肥施农家肥7.5~15.0 t/hm2、磷酸二铵75 kg/hm2、尿素75 kg/hm2,追肥施尿素75 kg/hm2。荞麦是典型的旱作作物,但多数品种在其生育过程中抗旱能力较弱,需水较多,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一般播种后灌溉期要注意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旱情严重时,要设法灌溉,以保证全苗和最终提高荞麦产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6病虫害防治
  
  立枯病防治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 g,拌种50 kg效果较好;或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50~500 g拌100 kg种子;常用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或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等。轮纹病发病初期,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300~800倍液,防止病害蔓延[4]。播前用虫杀星22.5~37.5 kg/hm2,掺拌细砂土300~450 kg,对水30~60 kg,均匀混合后,撒在地表后耕翻,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龟子等地下害虫。防治黏虫主要有人工捕虫、灭草除虫、药剂防治等措施,用40%乐果乳剂300倍液,防治3龄以前幼虫,还可兼治蚜虫;3龄以后在清晨露水时改用2.5%敌百虫粉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喷治。草地螟采用网捕成虫、灯光诱杀和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1 000倍液,或40%乐果1 500倍液喷雾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具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播前土壤耕翻、整地后,用野麦畏(燕麦畏)3.75~4.50 kg/hm2,掺水37.5~60.0 kg,拌细砂土300 kg,均匀撒于地表;或使用喷雾器喷洒后,用耙子耙2~3次,深度3~5 cm,使燕麦畏与土壤混匀,可有效控制野麦草。
  
  7收获与贮存
  
  从外形上看,成熟期界定在植株70%的籽粒呈现本品种成熟色泽,主要表现为植株中下部籽粒完全成熟,上部籽粒约20%呈青绿色,顶花还在开花。从时间上看,在早霜来临之前收获。荞麦收获后要在场地晾晒2~3 d。脱粒后的荞麦还需晾晒3~5 d。注意不要置于烈日下曝晒。分类、分等存放在清洁、避光、干燥、通风、无污染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8

参考文献


  [1] 牛杰,于德海,白翠红.冀北山区优质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9(12):20.
  [2] 刘国芳,王新艳,丁莉华,等.山旱耕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2008(5):9.
  [3] 姜振喜.辽西北退耕地行间荞麦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0(1):30-31.
  [4] 赵玉山,杨东霞.荞麦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9(10):42-4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