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旱稻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旱稻;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
旱稻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遇干旱时要适当补给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旱稻种植面积不断上升,旱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旱稻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由于旱稻的播种期比水稻播种育苗期晚,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成熟期早的品种。江苏省最近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有天井4号(丰优109)、天井5号(特优13),在旱作条件下,这2个品种全生育期136~140 d;还有502等品种,都适合江苏省种植。晒种、选种、浸种、种子消毒同普通水田移栽稻。一般浸种2~3 d,早季浸种3~4 d,中、晚季浸种2 d左右,并注意换水透气。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催芽播种为好。但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则不宜催芽,以免发生干芽现象,只可浸种到颖壳发白[1]。早稻苗期常受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主要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其中蝼蛄最为普遍,需要在播种前用药剂拌种。将吸足水分的种子摊开晾至颖壳发白再进行拌药,通常用呋喃丹拌种。
2适期播种
整地时期和方法因地区、气候、土壤、栽培季节和前作种类等而不同。熟土杂草多,不宜早翻耕、早整地,以免杂草滋生。新开垦地可耕后即整,整后播种。因各地气候条件和茬口而不相同,一般土温达到12 ℃以上时开始播种。长江流域在4月上旬开始播种。在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早稻播种期主要应根据各地雨季迟早而定,即在雨季开始时播种,以满足生长期间的水分要求[2]。旱稻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点播3种。条播应用最多,由于播种机具不同有宽幅和窄幅2种。机器播种,行距小而播幅窄。人工开沟播种,行距大而且播幅宽。条播以宽行为好,行距为25~30 cm。也可以穴播,穴播应采用宽行窄株,行距为30 cm,株距为10~15 cm。播种量的大小应根据品种分蘖力的强弱和发芽率的高低,同时还要注意土地的肥瘦、有无灌溉条件等。一般春播45~90 kg/hm2,夏播90~105 kg/hm2。
3田间管理
播种后降雨会使表土板结,严重妨碍出苗。因此,当出苗率达到20%~30%时,应进行搂苗。旱稻出苗后应及时查苗。采用条播或点播,实际上手工操作难以达到均匀播种;另外,由于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缺苗断垄,因此必须及早进行间苗补苗。一般选择雨天或阴天,在2叶1心时,采用移密补稀方法,弥补缺苗,以确保全苗。缺苗严重的可用浸种催芽种子及时补播。
施足基肥、加用种肥、分期施用追肥,是旱稻增产的重要施肥经验。旱稻种植对氮肥较敏感,磷钾肥需要量多。基肥一般占全量的60%~70%,肥料种类以堆肥、厩肥等农家肥为主。旱稻要求土壤水分较多,施用堆、厩肥等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基肥应采用全程施肥法,先施有机肥,耕翻入土,耙平后再施表层底肥,整平田面。一般施磷肥750 kg/hm2、猪牛粪15 t/hm2或厩肥15.0~22.5 t/hm2。种肥在整平土地后开沟播种时沟施氮磷钾复合肥200~250 kg/hm2。追肥以速效有机肥如人粪尿以及化肥如硫酸铵等为主,碱性肥料一般不宜施用,以免增加土壤碱度,阻碍旱稻生长。追肥时期和次数因气候、土壤而不同,雨季种植可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追肥。如在雨少季节,宜在早期追肥,后期采用叶面追肥。注意控制氮肥,多施磷钾肥,以防止倒伏。分蘖肥在2叶l心至3叶1心时于小雨或雨后撒施[3],施尿素150 kg/hm2、钾肥75 kg/hm2,促进早分蘖。拔节肥可在分蘖后期幼穗分化前追施,一般施尿素75 kg/hm2,以促进大穗。抽穗灌浆期可看苗施肥,施肥量要慎重掌握,一般在下雨前后施尿素30~45 kg/hm2,也可在晴天采用叶面追肥,用尿素3 kg/hm2加磷酸二氢钾600 g/hm2对水喷施。合理灌溉,早稻虽然抗旱力强,但在关键的生育时期灌适量的水,可以确保获得较高的产量。
5病虫草害防治
旱稻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防治上,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消灭种子所带病菌;加强栽培管
理,前中期避免过量施用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及时采用药剂防治。旱稻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防治这些害虫,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治方法与水稻旱种、覆膜稻栽培等类似。旱稻由于在旱地或望天田种植,初期生长缓慢,往往出现草多欺苗,特别是南方气温高、雨水充足,杂草更易发生。并且早稻田杂草种类多,旱生性杂草和湿生性杂草共同发生,严重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旱稻的杂草防除策略是: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除草为辅;化学除草中在出苗前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出苗后选择适宜药剂喷杀除草;除草剂以广谱性、混合施药为主,以兼除旱生与湿生性杂草;在施药方法上以喷洒为主[4]。可供选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有杀草丹、丁草胺、除草醚、杀草丹加除草醚、恶草灵,可供选用的喷洒除草药剂种类有敌稗、敌稗加苯达松、敌稗加二钾四氯混合使用、敌稗加杀草丹加苯达松混合使用等。
6适时收获
做到9黄10收,收时不混杂,晒时不放在沥青路或污染过的场地晒,以确保水稻品质优良。
7
参考文献
[1] 尹海庆,王生轩,王付华.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新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
[2] 李普庆,雷天问,汤秋桂.杂交早稻株两优12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8(1):35,38.
[3] 郑建美.淦鑫206早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8(3):44.
[4] 谢世强,陈德聪,李守铭.直播早稻高产栽培技术[J].温州农业科技,2005(3):33-3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