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建设 肖志健 朱红英
摘要2006—2008年对襄阳区全区耕地土壤进行了拉网式采样测试分析,摸清了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规律,与1980年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基本持平,但水稻土、潮土有机质呈下降趋势,而黄棕壤有机质上升;各土类土壤全氮、碱解氮及全磷、速效磷含量均上升;土壤全钾、速效钾各土类均下降;pH值整体偏弱酸性。根据现状提出增施有机肥、分区合理施用化肥等施肥对策。
关键词土壤养分;现状;施肥对策;湖北襄樊;襄阳区
襄阳区位于鄂西北,居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南缘。地处东经111°44′~112°23′,北纬31°46′~32°28′,是著名的鄂北岗地的一部分,其北部为广阔的岗地,南部为丘陵,中部是冲积平原,基本上为“七岗二河一分丘”的地貌。耕地土壤主要有黄棕壤、水稻土、潮土等。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2008年对全区所有类型耕地土壤进行了科学布点采样,共采集土样8 332个,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对所有土样用常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了土壤有机质、pH值、速效氮磷钾、全量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项目。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再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对,基本摸清了土壤养分现状,找出了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并针对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科学施肥对策。
1耕地土壤养分现状
从全区8 332个土样化验结果统计分析来看,襄阳区土壤养分含量不高,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明显。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比较,襄阳区耕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土壤有机质基本持平,但水稻土、潮土有机质呈下降趋势,而黄棕壤有机质在上升;各土类土壤全氮、碱解氮及全磷、速效磷都在上升,而各土类土壤全钾、速效钾均下降;pH值整体偏弱酸性。
1.1有机质
襄阳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57 g/kg,变幅为2.10~20.63 g/kg,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含量大于20 g/kg的地块面积只占0.02%;含量小于20 g/kg的地块面积占99.98%。一般水田高于旱地,岗地高于河地。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变化不是非常大,近年集中在10.0~20.0 g/kg范围(99.92%),小于10 g/kg的耕地所占比例由1980年19.84%下降至0.06%,说明有土壤机质含量整体略有上升。
1.2氮素
一是全氮。平均含量为1.13%,其变幅为0.1%~23.8%,也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基本上与有机质含量有明显的一致性。养分含量在0.10%~0.15%(中等)的面积占40.66%;小于0.1%(较缺)的面积占53.6%;大于2%(丰富)的面积为0.8%,水田比旱地全氮含量略高。二是碱解氮。平均值为101.4 mg/kg,其变幅为31.8~377.8 mg/kg,跨进中等范围。碱解氮含量大于120 mg/kg(丰富)的地块面积只占12.2%;90~120 mg/kg(中等)的地块面积占44.5%,水田比旱地高,岗地比河地高。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平均值提高了22.1 mg/kg。
1.3磷素
一是全磷。平均含量为0.15%,其变幅为0.02%~2.20%。养分含量在0.06%~0.08%(中等)的面积占25.1%;含量小于0.06%(缺乏)的面积占66.9%,河地高于岗地,水田高于旱地。二是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5.7 mg/kg,其变幅为0.87~73.24 mg/kg,属于中等水平。含量大于20 mg/kg(丰富)的占21.5%;10~20 mg/kg(中等)的占34.69%;小于5 mg/kg(缺磷)的占9.8%。旱地高于水田,河地高于岗地。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速效磷各含量级别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平均值提高了7.5 mg/kg,小于10.0 mg/kg的面积由90.26%大幅降低至43.81%,而10.0~20.0 mg/kg范围土壤面积由7.72%大幅上升至34.69%,大于40.0 mg/kg的土壤基本消失,说明土壤有效磷经过27年的耕作整体上提升了1个档次。
1.4钾素
一是全钾。平均含量为1.49%,其变幅为0.86%~22.10%,接近中等水平。养分含量在1.5%~2.5%(中等)的面积占41.4%;含量小于1.5%(较缺)的面积占50.5%。含钾量高的是发育在黏土母质的黄棕壤,含量较低的是发育在冲积母质上的潮土,且水田高于旱地。二是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0.12 mg/kg,其变幅为37.32~304.10 mg/kg,属于中上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50 mg/kg的面积占29.4%;100~150 mg/kg的面积占43.2%;小于50 mg/kg(缺钾)的面积占1.2%,旱地高于水田,岗地高于河地。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速效钾平均值下降1.1 mg/kg,大于150 mg/kg的面积比例由40.8%下降至29.4%,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三是缓效钾。平均含量为613.8 mg/kg,变化范围在63.9~999.0 mg/kg,76.89%耕地土壤含量大于500 mg/kg。
1.5pH值
平均pH值为6.3,其变幅为5.2~8.1,属中性偏微酸性。pH值在6.5~7.5的中性土壤面积仅占代表面积的15.7%,水田高于旱地;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占2.7%;但小于5.5的酸性土壤占26.6%。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面积比例由3.4%上升至26.6%,pH值在6.5~7.5的中性土壤面积比例由42.26%降至15.40%,pH值在5.5~6.5的微酸性土壤面积比例由45.9%上升至58.0%,表明襄阳区土壤有酸化趋势,整体偏向弱酸性。这与环境污染及大量施用化肥有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1.6中量元素
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为23.0 mg/kg,变幅在9.4~50.3 mg/kg;土壤有效钙平均含量为9.3 mg/kg,其变幅在2.2~33.5 mg/kg;土壤有效镁平均含量为3.5 mg/kg,其变幅在0.8~6.8 mg/kg。
1.7土壤微量元素
对650个土壤样品化验数据统计分析,襄阳区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锰等丰富,锌较好,硼缺乏。耕地土壤有效铜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含量为2.8 mg/kg,其变幅在0.2~4.0 mg/kg,大于2.0 mg/kg的面积比例占61.9%。耕地土壤有效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含量为76.78 mg/kg,有72.22%耕地土壤有效铁含量大于等于50.0 mg/kg。耕地土壤有效锰含量处于非常高水平,平均含量为42.71 mg/kg,有95.02%的耕地土壤有效锰含量大于等于30.0 mg/kg。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为1.6 mg/kg,其变幅在0.9~5.5 mg/kg,含量在0.5~1.0 mg/kg(一般缺乏)面积比例占7.1%,大于1.1 mg/kg(适量)面积占92.9%。一般缺乏多为岗地、水田,河地较少。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29 mg/kg,其变幅在0.11~0.68 mg/kg,含量小于0.25 mg/kg(严重缺乏)面积占48%;0.51~1.00 mg/kg(适量)面积只占4.2%。在严重缺乏面积中河地占55.1%,岗地占30.2%,水田占14.7%,以河地严重缺乏面积最大。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372 mg/kg,变化范围在195.0~586.4 mg/kg,大于300 mg/kg的面积占75.61%,小于300 mg/kg的面积占24.3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施肥对策
2.1增施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是创造土壤肥力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为了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致下降,必须广开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料。其主要途径,一是秸秆还田。作物秸秆含纤维素、木质素较多,在腐解过程中,形成较多的腐殖质[1-2]。对于含氮较多的土壤,秸秆还田的效果较好,瘦田采用秸秆还田时,应适当施入速效性氮肥,否则会造成秸秆分解迟缓或虽分解但作物却产生黄苗缺氮现象。二是发展绿肥。采用高效种植技术,提高绿肥产量。调整茬口,实现粮肥、棉肥等轮作或套作。三是增施农家肥。四是积极推广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3-4]。
2.2分区合理施肥
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地力水平的差异,宜将全区划为3个施肥区域。一是襄北岗地富钾中磷缺锌区。该区土壤属黄棕壤土类的黄褐土,土属岗黄土、白土、黑土土种。土壤养分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1%、碱解氮103.2 mg/kg、速效磷16.2 mg/kg、速效钾165 mg/kg、pH值6.2。钾丰富,锌缺乏,其他养分属中等水平。农作物施肥应积极推广配方肥,适合该区肥料配方是氮、磷、钾分别为22%、13%、10%,或20%、16%、9%,种玉米、水稻应重视锌肥的施用。二是襄中河地中钾中磷缺硼区。该区土壤属潮土土类的潮土或灰潮土亚类,多为壤土型潮土。土壤养分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3%、碱解氮90 mg/kg、速效磷16.8 mg/kg、速效钾138 mg/kg、pH值6.3。除速效磷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均比襄北岗地低,较缺硼。农作物施肥上,应大力推广配方肥,适当加大施肥量,适合该区肥料配方是氮、磷、钾分别为22%、13%、10%,或20%、13%、12%,种棉花、油菜的耕地应重视硼肥的施用。三是襄南中等土壤养分区。该区的土壤比较复杂,有3个土类,即黄棕壤(黄棕壤亚类、黄褐土亚类)、石灰土、水稻土,以水稻土占的比重大,其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9%、碱解氮108.3 mg/kg、速效磷14.9 mg/kg、速效钾115.5 mg/kg,其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均高于岗、河地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低于岗地、河地区,土壤较缺锌。在作物施肥上,应积极推广配方肥,重视磷钾肥的施用,适合该区肥料配方是氮、磷、钾分别为22%、7%、16%,或20%、9%、16%,种水稻要注重施用锌肥。
3
参考文献
[1] 闫素珍,韩成,闫礼.临河地区土壤养分测定与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7(S3):88-90.
[2] 何秋燕.商丘市睢阳区土壤肥力现状及施肥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33-235.
[3] 吴晓芳,阴小刚,余增钢.奉新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对策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7(1):135-137.
[4] 胡金环,汪丽,王久增.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方法与问题[J].种业导刊,2009(12):25-26.
[5] 郭小军,王晓燕,白志荣.对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9-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