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成刚 常骤雨 袁志江
摘要通过分析2009年11月以来安阳市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和当地冬小麦生长状况,得出此时正值冬小麦出苗、分蘖、长根的关键时期,雨雪天气补充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但降雪降温时间比常年明显提早,对冬小麦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并无明显冻害,并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防御对策。关键词雨雪冰冻;冬小麦;影响;防御对策;河南安阳
2009年11月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气温偏低[1],安阳市也多次出现强降温天气,雨雪冰冻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现将这次灾害性天气对安阳冬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分析如下。
1雨雪冰冻气象资料
1.1气温
2009—2010年安阳冬小麦越冬期气温有2个明显特征,即低温出现早和持续时间长。安阳市2009年11月平均气温为2.0~7.3 ℃,较常年同期偏低2~8 ℃;12月平均气温为-0.2 ℃,相比历年偏低0.7 ℃;2010年1月,平均气温为 -1.8 ℃,较常年同期偏低0.3 ℃;2月平均气温1.6 ℃,与历年1.5 ℃相比正常略偏低。总之,安阳冬小麦越冬期平均气温 -1.8 ℃与历史同期0 ℃相比明显偏低。2009年强低温出现早,且此后气温持续走低,极端最低气温数次接近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冬小麦进入越冬期的1月下旬气温才略高于历史同期值。
1.2降水
2009年11月中旬安阳市降水较多,12月和2010年1月全市基本无有效降水,由于11月降水补足墒情,因此未造成大面积麦田旱情发生。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4 mm,较历史同期8.0 mm明显偏多75%,安阳县降水18.2 mm,比历年偏多136%,林州偏多93%。总体上安阳市2009年冬季降水正常,但时间和区域分布不均匀。
1.3日照
2009年安阳季平均日照时数为370.5 h,比常年438.0 h偏少15%,其中12月日照时数为132.9 h,除林州外,其他县市均少于历年同期值;2010年1月日照时数为137.6 h,与历年147.1 h相比偏少6%,2月日照时数为100.0 h,与历年146.0 h相比偏少32%,各县市日照时数为84.9~112.0 h,均少于历年值。安阳市冬季日照总体正常,以2月偏少。
2雨雪冰冻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
2.1不利影响
据安阳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在冬小麦返青期调查结果显示,雨雪冰冻导致安阳冬小麦苗情较常年偏弱。2009年11月以来,安阳连续出现3次寒潮,与常年相比,冬前强降温发生时间早,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且光照不足,致使小麦单株分蘖数少、植株偏小、生长量不足,幼穗发育进程较常年同期偏晚8~10 d以上;处在幼苗期的冬小麦叶片较嫩,抗寒能力低,一些弱苗叶片受冻减小了光合面积,影响生长和分蘖节营养物质积累,对抗寒越冬不利[2]。对比常年数据表明,安阳市各地多数地块叶面积指数、根系、群体均匀性等较差。据调查,安阳市麦田播种量一般在225 kg/hm2以上,西部低产田块达300 kg/hm2。由于播种量过大,致使麦苗簇集,麦苗细长,弱而不壮;一部分晚播田块由于长时间低温,造成小麦分蘖缺位严重。气温低、光照不足、降水时间和地区分布不均,低洼渍涝田块土壤状况偏湿,对冬小麦根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有利影响
2009年11月11日,安阳市普降大到暴雪,雨雪有效补充了麦田土壤水分,增强了麦苗抗冻性,对保苗安全越冬十分有利。充沛的雨雪不仅改善了墒情,还增加了水库蓄水,为春季农业生产储备较多的水分,与此同时,持续偏低气温引发的冻害能有效地杀死麦田间虫卵和病菌孢子,减少春季麦苗病虫害的几率。积雪覆盖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低温会冻死一些晚弱苗,缓解小麦旺长势头,改善小麦群体结构。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冬小麦增产。
3防御对策
3.1 掌握气候规律,合理搭配品种,适时播种
小麦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很大,一般冬性强的品种抗寒能力强,不同地区一定要选用经过国家或省审定、适合当地生产的经过试种的品种,严禁擅自跨地区引种[4]。对一个地区来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出现的日期年际间变化很大,最早、最晚出现时间可相差1个多月,因此要积极协助麦农掌握当地气候规律,合理施肥,适时播种,培育冬前壮苗,防止播种过早形成旺苗或播种过晚形成弱苗。
3.2加强田间管理,防冻保苗
雨雪冰冻天气来临前,要及早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低温冰冻对冬小麦的侵袭,特别要防止持续低温对冬小麦旺苗、弱苗的危害,及时给晚播麦田盖土,提高御寒能力,采用猪牛粪等有机肥覆盖,保苗越冬效果会更好。
4
参考文献
[1] 蒋珍姣,龙凤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桂林市农业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50-51.
[2] 刘布春,李茂松,霍治国,等.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种植业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2):242-246.
[3] 瞿翔,张俊飚.基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农业损失分析与防灾避灾对策[J].生态经济,2008(8):88-91.
[4] 王家仁,马承新,刘延涛,等.特早低温灾害年小麦节水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320-32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