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校组织了2011年中考成绩分析会,作为教研组长,有幸代表初三英语组发言。从中考英语成绩看,总体取得了较大进步,仔细梳理忙忙碌碌的一年,初三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始至终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从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备课组就定下基调,每天进行一篇阅读训练,把学生的阅读能力贯穿到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去,坚决不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性质的阅读训练。所以,从某方面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考生能否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足够重视阅读教学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如何逐步改变这种现象?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当然,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日之功,要从头抓起,持之以恒。
一、 让“浓厚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成长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地阅读,可以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最初的阅读应该注重选材的简单性、趣味性、故事性。教师要充当“引路人”“探照灯”,引导学生读,要对所读文章表现得非常感兴趣,来感染学生。阅读前,通过标题、图解、主题句、关键词句,让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的内容,同时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后,老师不急于判断学生答题正确与否,以免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应鼓励学生就所提问题以小组讨论方式解决问题,争取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由老师对该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
二、 让“良好的阅读习惯”陪伴学生终生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而一些学生却在阅读中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以提高阅读水平。
1. 要尽力抑制嘴唇的蠕动和低声阅读
一般来说,默读速度大约比说话的速度快两倍,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克服嘴唇蠕动和出声阅读的习惯。教师应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或在阅读训练时,让他们在口里含一粒糖,帮助学生改掉这一坏习惯。
2. 引导学生依靠眼睛逐行阅读,避免指读
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种毛病是在阅读时为了集中注意力,用手指、铅笔或尺子指中一个个词进行阅读。指读习惯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快速活动能力,不利于高效阅读。正确的阅读方式是用眼睛扫视整个句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
3. 要克服“回视”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碰到单词或句子看不懂,眼睛要回视已经读过的词句,有时即使没有生词或难的句子,也要回视,这就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目了然的习惯,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回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 避免头部的摆动
头部的摆动是阅读时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而正是这种不必要的动作往往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毛病,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也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可塑性强,阅读习惯还未形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其受益终生。
三、 让“恰当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能力
学生开始阅读时,往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缺乏有效的技巧与方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恰当的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预测。一般说来,阅读一篇文章应先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图示、图表、相关的背景知识或社会生活经验预测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总体印象,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了解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结构能推测出内容和情节的发展使理解水平水到渠成。
3. 关键词和主题句。了解文章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句子的关键词和段落的主题句,并利用所学知识填补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信息差,构建文章的主要情节和脉络。
四、 让“精读”和“泛读”帮助学生腾空
阅读是一项技能,离不开大量的实践。较强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快而准。
“精读”训练学生读得准。教材上的文章语言地道、选材宽泛、立意深远,是不可多得的精读材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下大力气学好。“泛读”训练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抓好课文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要有计划、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见多识广”,使学生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在中考中“一览众山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紧握“阅读”方向盘,驾驶“中考”直通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