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并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一、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很多低年级的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教给学生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白白地浪费了在拼音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在一次教研基地活动当中我听了一节一年级语文课,令我大为震惊。如:这位教师在教“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 老师口头编儿歌:小“ü”, 小“ü”有礼貌,见了“j”“q”“x”,脱帽敬个礼。小“ü”这么有礼貌,我相信咱们小朋友也能像小“ü”学习,见面后互相打招呼问好。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二、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
现在许多孩子对钱没有概念,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父母不给自己买心爱的东西就哭闹。在学习《自选商场》一文时,我让孩子跟随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让他们把认识的商品名字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识字的过程。再让他们看一看父母一天的工资能买哪些物品,额外的支出是不是超出负荷,并及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的同时,懂得不能随心所欲,要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三、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课文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有的渗透着先人的高贵品质,还有的渗透着环境保护的内容等。这些有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因素的课文,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等,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的,德育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特点随机进行。
四、习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习作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而教师在修改习作时,不仅要改掉学生组词、造句、语法上的错误,还要修改学生语言文字中体现出来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看来, 德育的渗透无处不在,离开了德育的语文教学,更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文教学的圆满达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