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学生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探究学习往往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灌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准确把握探究学习的时机,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数学学习的活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练习题:“将一个高10厘米的圆柱平均截成4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50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刚开始,大部分同学无从下手,只有几个同学跟着感觉走,写出了150×10=1500(立方厘米)。从学生的表情与目光中,可看出学生的思维处在滞留状态。面对此种情景,我没有急着讲解,而是在每个小组里发了4支粉笔,并且指出:假设这支粉笔就是题里所说的圆柱,你们能动手切一切、分一分吗?看看能否帮助你们解题。学生们带着好奇操作起来(有点热闹),不一会儿,有几个头脑灵活的学生脸上带着微笑举手了。“不急着发言,如果真明白了,写出过程,验证你是否真的懂了。”又过了一会儿,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中游水平的同学将小手举得老高:“老师,我说!老师,我说!”
生1:截成4段,要切3次,不是4次。
生2:截出的所有底面积相等。
生3:截成4小段后,4小段侧面积加起来的和就等于原大圆柱的侧面积。
生4:4小段表面积的和是8个底面积加上4个小圆柱的侧面积(说得很有道理)。
生5:4小段表面积的和比原来大圆柱的表面积多6个底面积。
生6:150平方厘米就是6个底面积的和。
生7:能求出一个底的面积,也就能求出原来圆柱的体积。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而不是老师交给的。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实践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这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好学生探究的内容,也要处理好探究的时机。恰当的探究素材,适时的探究时机,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智慧、个性、激情,也锻炼了学生的品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研究”为受阻思路开辟“绿色通道”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