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经历。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品味语文内涵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认识、感受生活的过程。只有把孩子引向生活,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内涵,真正学会语文。教师只有转换意识,解放自我,才能更好地解放学生,让学生通过读、唱、画、演方式多元化体验语文。
一、转换教师的教学意识
在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模式中,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学会了所规定的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所能学会的充其量不过是一堆书本知识。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尖锐地指出。“学校中过分重视学生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问答和考试时照搬。……知识常视为目的本身,于是,学生的目的就是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版,第168页)。然而这种状况并未因为杜威的批评而消失,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只重视“双基”。这里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乃是依据未来工业社会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的设想,由教育者规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处于被迫的地位。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让学生由被动、被迫学习到主动的学习的重担就压在我们身上,要树立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意识。
二、课内体验语文
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力,既是人生的人文情怀,也是生命的生存力量。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应充分让学生的体验能力得到培养。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种体验的方式:
1.加强朗读体验教学。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增长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语文选择的课文琅琅上口,在低年级中尤其突出,例如教学《b p m f》就有“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这样的语境儿歌,十分适合语言特点,教师要抓住机会加强朗读的体验。
2.运用音乐渲染氛围,丰富学生的体验内容。例如二年级的《快乐的节日》,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各国儿童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学生们多么想唱一唱呀,通过教学生唱这首歌,学生不仅体会了节日的快乐,同时很容易地就把课文背下来了。当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这类课文时,要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是快乐地上课,相信学生也是快乐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还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画画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扬民主,放飞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真正具有主体地位。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画画,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尝试着把板书的“专利权”让出来,鼓励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活动中。
4.用肢体语言演示文本,用心灵体验文本情境。如教学一年级课文《北风和小鱼》,为了让小朋友体会到北风的“得意”和小鱼的“不怕寒冷”,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北风”,一组扮“小鱼”。然后师生合作,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学生一心一意地尽情表演,将教学推向了高潮。表演中学生似乎真的感觉到了北风的肆虐和小鱼的顽强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语文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要养成儿童之自我教育精神,除跟教师学习,还跟伙伴学,跟民众学,走向图书馆去学,走向社会与自然界去学。”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要体验语文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词是语音和词义的统一体,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小学生对词语的感受、理解能力以感性为基础,只有让词语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感受词义。如教学一年级的《识字1》中有“布谷”一词,农村的孩子对于这个词比较陌生。通过查阅资料,原来布谷就在孩子身边。杜鹃鸟,俗名“郭公”(该鸟的叫声是“郭公——郭公——”),又叫“布谷鸟”(每到麦子黄熟、稻谷下种的季节,它就在田间地头叫,其声又象“布谷——布谷——”。通过回忆生活中布谷的叫声,学生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对文本有了生活的体验,知道语文离自己并不远。
要引导孩子参与实践活动,启发孩子产生自己的体验。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主体性。每年,我们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去抗日山扫墓,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一句话,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要有体验味!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学生通过体验学习语言,就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就让我们使语文课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鸡汤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