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如何,主要是通过数学解题来检验的,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通过解题来实现的。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解题往往只求数量,看最终的结果是否与参考答案一致,如果一致就认为大功告成,对于老师所讲解的例题和练习,听过就罢,能够追根问底的同学不多,造成课堂效益低的后果。在数学习题教学和作业中,要让学生养成题后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巩固和扩大解题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益,达到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知识的最终目的。
一、反思题设条件
解题后,要反思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题中所考察的知识点,重新审视“题眼”,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出隐含的数学过程,重审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进一步夯实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和把握。
二、反思解题的过程
对于老师讲解的习题和练习,反思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列式所依据的公式和规律,自己在处理相应习题的时候,思路与老师的偏差所在,什么原因导致了偏差,我的思路是否可行,我思考问题的时候忽略了什么条件等等。自己在处理练习时,也要解后再进行重新思考。同时解题过程中还要反思解题的规范性,以便逐渐地掌握解题的技能,积累解题的经验,提高解题的效益。
三、反思解题的方法
许多数学问题在考察学生能力的同时,重在考察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所以,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解题后,要让学生反思解题的方法,在多种解法中,选择最优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解题思路、沟通各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优化了学生的思维结构,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最佳境界。
四 、反思错解的原因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存在的现象。对错误反思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所在,自诊自治,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同时形成理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学会批判思考的基本环节。反思错解,关键在于找准根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反思:错误出现在何处?是题意理解不完整,还是推理不严密,还是结论不简洁;错误根源是什么?概念理解不准确,公式、方法运用不当,还是书写不规范;如何得出正确答案?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五、反思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一题多解,每一种解法可能用到不同章节的知识,这样一来可以复习相关知识,掌握不同解法技巧,同时每一种解法又能解很多道题,然后比较众多解法中对这一道题哪一种最简捷,最合理?把本题的每一种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同时既可看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巧妙转化和灵活运用,又可梳理出推证恒等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中间会师、转化条件等,善于总结,掌握规律,探求共性,再由共性指导我们去解决碰到的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尤其重要。
六、反思问题的变式
有人说“一道好的例习题,就是一个探究性课题”。所以,有些例习题,在解完后,对题设条件进行适当的变换、对数据进行衍变、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对设问内容进行延伸转化、对命题的方向进行改变等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举一反三,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探索行为,是学生解题能力和效益提升的一剂良药。通过解题后反思,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选择合理、简洁的解题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效果和效益。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让学生思维继续飞翔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