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世潮 张建录 齐海良
【摘要】方法 DSA路径模式下进行输卵管梗阻的介入治疗。结果 61例中开通53例。再通成功率87% 再通成功率87% 手术持续时间0.5小时至1.5小时之间。结论 DSA路径功能下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输卵管梗阻 介入治疗 DSA 路径功能
输卵管梗阻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占不孕症患者的1/3左右,是不孕症的诊治难题。以往所采用的输卵管通水、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剖腹探查术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或创伤。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更快捷,更直观的使用导丝进行输卵管介入治疗应用于临床,而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普及,DSA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随着DSA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开发利用,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使介入治疗更快捷、更安全,治疗效果更佳。路径技术(roadmap)的应用为安全、迅速介入性插管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操作是:先注入少许对比剂后摄影,再与透视下的插管作减影,形成一幅减影血管图像,作为一条路径轨迹,并重叠在透视影像上。这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导管的走向和尖端的具体位置,使操作者顺利地将导管插入目的区域。这种方法分为三阶段:①活动的数字化透视图像。踩脚闸到松开脚闸,最后的图像-辅助蒙片形成;②活动的减影透视。减影开始于一幅蒙片形成之后,只要没有注射对比剂,监视器上就没有图像。注射了少量少量对比剂后,血管开始显像,血管充盈最多时,对比度最高,此时充盈像代替了辅助蒙片;③活动的图像与透视蒙片像减,显示差值部分。综上所述,路径技术是以透视的自然像作“辅助蒙片”,用含对比剂的充盈像取代辅助蒙片而作实际蒙片,与后来不含对比剂的透视像像减,获得仅含对比剂的血管像,以此作为插管的路径。此项技术我们应用于输卵管介入疏通术,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DSA路径技术下使用导丝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61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61例不孕症患者,105条完全性阻塞的输卵管进行了介入再通术。患者年龄21-43岁,其中原性不孕16例,继发性不孕45例;双侧输卵管阻塞44例,单侧输卵管阻塞17例;输卵管间质部阻塞36条、输卵管峡部阻塞48条,输卵管壶腹部至伞部阻塞21条。
1.2 方法
1.2.1 器材:采用美国库克公司生产的FFC550输卵管再通系列导管、导丝
影像设备: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OWERMOBIL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
1.2.2 术前准备: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6天进行,术前做碘过敏试验,并经妇科检查除外生殖系统急性\亚急性炎症,手术前日晚低残渣半流食,术日晨禁食水,术前排尿排便,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1mg。
1.2.3 手术操作: 患者在造影台上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铺无菌巾,将导管送入患侧输卵管口,在C型臂设置上使用路径功能选项,盆腔中心定位后采集蒙片,再注入少许泛影葡胺后采集摄影,形成一幅减影输卵管图像,作为一条轨迹,并重叠在透视影像上。然后在路径轨迹下,观察显示导丝的走向和尖端的具体位置,仔细轻柔操作导丝沿路径缓慢插向输卵管伞端。当导丝通过阻塞段到达输卵管壶腹部后,撤出导丝,造影观察输卵管形态、通畅度及造影剂在盆腔的弥散情况,最后经导管向输卵管腔内注入疏通液(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2000U+生理盐水20ml) 。再通术后下月起开始通液及辅助治疗。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 结果
2.1 阻塞输卵管开通情况:行介入再通术后造影检查结果,双侧输卵管阻塞44例中双侧开通31例,单侧输卵管开通8例;另有5例因阻塞、粘连严重未开通。单侧输卵管阻塞17例中14例开通,另有3例因阻塞、粘连严重未开通,手术持续时间0.5小时至1.5小时之间。再通成功率87%
3 讨论
3.1 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的效果:输卵管阻塞主要由于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黏膜炎性改变,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继而输卵管管腔或伞部闭锁。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输卵管通液或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虽然操作简单,但准确性差,效果不满意;输卵管植入术、吻合术或造口术等外科显微手术设备要求高、创伤大并且在功能恢复方面疗效不确切。我们采用介入再通治疗61例,再通成功率87% 效果理想
3.2 输卵管介入治疗的副反应:文献报道输卵管介入治疗副反应有造影剂过敏、输卵管穿孔及肌壁损伤、子宫腔感染、腹痛、阴道流血等。我院对61例输卵管阻塞患者的治疗,除有术后一过性轻微下腹部疼痛及1-3天阴道少量流血,未见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3.3 采用DSA机行介入疗法的优点:1:采用高清晰度的DSA机替代传统的X线机,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并可得到连续、完整的输卵管全程动态图像,这是其它治疗方法所无法实现的。由于DSA机是专为介入治疗所研制的,采用了许多减少X射线辐射的装置,可减少70%左右的射线量,随着术者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不断提高,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患者在术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小。经监测,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患者卵巢所受辐射剂量为0.2-2.57cGr(cGr:发生电离辐射时,人体所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而当卵巢所受辐射剂量为200~300cGr时才会有大约5%的患者可能在术后5年内出现卵巢损伤。因此输卵管介入治疗是不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任何伤害的,当然,减少曝光剂量、曝光时间,依旧是有利于避免不确定放射损伤的重要因素,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此点。2:在路径模式下操作,可清楚显示导丝与输卵管走向吻合度,减少了调阅图像时间,避免的人工比对不准确的缺点,减少了曝光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利于提高疏通率。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2]杨建勇,陈伟主编.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DSA路径功能下输卵管介入治疗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