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评语的方式与效果
在实践中,笔者就如何写好作文评语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内容上要有针对性。
写作作文评语的目的就是要成就学生的写作。但是,“要有效力,必先要有意义”。其意义就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中的优缺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些教师评语泛泛而谈,不深不透,没有指出文章的缺陷在哪里,根源是什么,该如何避免,只是空洞的褒贬,缺少细致的分析。比如“文章中心明确,只是有些语句显得啰嗦,还有一些错别字。”看了这样的评语,学生就如隔靴搔痒,除了知道自己习作有错别字和语句罗唆的问题外,得不到更多具体的指导,当然不利于他的提高。当然学生的作文毛病可能很多,语言方面、结构方面、内容方面……但是评语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应该抓大头,放小头,找出症结所在,牵一发而制全身。此外,给有训练重点的习作写评语.要关注文章在训练重点方面做得如何。
如“写人要凸现个性”这个专题的作文,评语就要注意习作写人是否凸现个性,凸现什么个性,如何凸现。
2、方法上要有启发性
给学生批改作文,那种大刀阔斧的削减,越俎代庖的润饰是不可取的。不妨多就少改或明知不改,故意留一些空间,通过加批点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探究,自我修改的机会,从传统的学生作,老师改的被动局面中自我解救出来。再有,作文的总批,老师切莫断言只能怎么写,不能怎么写,一定要做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以商讨语气指引一个大方向,开拓学生思维天地,让学生主动寻找泼墨的机会,使学生有文可作。如果运用“假如以……开头会不会产生……的作用?”“倘若将……自然段调换位置,结构将发生……变化?”“除了以……结尾,试想能否以……结尾?”“……情节是否在情理之中?”等等,这样有价值的评语不仅能指出习作的得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启发:即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启发他们对一些作文技法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他们驾驭写作技巧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3、情感上要有激励性
激励实际上就是对学生成功的期待,让学生提前领略到成功的快乐。现代中学生的写作心理非常脆弱,教师的评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甚至会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能发现作文中的优点,给以赏识和鼓励。比如一位学生仿写了一篇优秀柞文,老师评道:“春蚕吃下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而你吃的是桑叶!吐出的还是桑叶!”这看似冷峻的评价,实为难听的讽言。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当然在意料之中。而著名作家茅盾的老师的做法却值得我们深思。他曾经这样评价茅盾的文章:“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宏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拨剑祈地之慨,笔意得宋唐文胎息,词旨近欧苏两家,非致力于古文辞者不办”。又评“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我们不能说茅盾的文学能力完全是教师鼓励的结果,但谁能否认这评语对少年茅盾文学兴趣的产生所起的激发作用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一定是老师鼓励出来的。激励性评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树立学生的自信。
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恰如其分的、富有启发性的、能表达出对学生的期望的评语能让学生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从中获得进步的方法与信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