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怎样注重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1216 日期:2024-03-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 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的条件”。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主要渠道,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面向的是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学生,尤其是性格爱好、心理素质都还很不成熟的小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得体,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喜欢学习这门功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一、数学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教师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探寻规律,解释秘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藏而不露,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三年级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探寻出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设置了这样一个师生间的互动环节:老师从一副牌中任意抽出一张牌,让学生猜是多少,然后在学生屡次猜不准的时候,乘机告诉他们我手上的牌点与他们猜的数之间的关系,比如当老师手上拿的是十,而学生猜的是五时,老师就说“我手上牌点是他所猜数的二倍”,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猜出来,随后再告诉他们,刚才这句话就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出示一座桥,比喻数量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座桥,可以让我们从对岸到达那岸,用这样的语言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也把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寻找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中来了,这样这节课的教学预设目标很容易就能达到了。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上面。
   二、数学教学语言要注意准确性。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今年产品增加到90千克”就不能说成“今年产品增加了90千克”。又比如教学“比较除法、分数的关系”时,不能把“相当于”说成“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即比是指两个量(或数)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三、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形象性。
   小学生认知和接受事物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透过事物的理性来了解事物的本质,往往让凭借直观感性进行好恶判断。即依赖情感现象,理解或接受周围的事物。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过:“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教育学理论也认为形象比抽象更易于被大脑接受。同样,形象性的语言比抽象的概念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因势利导,将抽象的哲理或逻辑分析尽可能地融化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多举些例子。打些比方,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数学教学有声有色。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填写合适的单位的时候,一个游泳池的容量是100( ),有学生认为应该填写“毫升”,这时候老师就拿出一个“营养快线”的瓶子,上面标着500毫升,学生知道100毫升是它的1/5,老师紧皱着眉头夸张地说“这个游泳池还没这么大啊!”顷刻之间,学生就很快明白答错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数学教学语言要充满趣味性
   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来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一、三、五、七、八、十、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样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同时,数学教学语言还应有幽默感,以增加语言的吸引力。有时也可以穿插小故事、顺口溜、歌谣、谜语等,使数学教学妙趣横生。
   五、数学教学语言要有鼓励性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鼓励性。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六、数学课堂要注意恰倒好处的无声语言。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和神态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的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作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是说眼睛可以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教师用和蔼可情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违纪的学生,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例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有俩个女同学在小声交谈,内容当然不是在讨论问题,于是我停下讲课,用眼睛注视着她们。教师里一下子就安静了,这俩跟女同学的交谈声马上就凸显出来,她俩马上就意识到了,惊恐地把脸转向了讲台。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