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许多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热热闹闹,教师无可奈何;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言以对……”,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掩盖了真实的教学事实。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们都已经意识到,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中去,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和自己的反思,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了探索:
1 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如在《倒数的认识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1 竞赛激趣,揭示课题。以学生喜爱的竞赛拉开一堂课的序幕,比赛内容:写两个数的乘法算式,要求:乘积等于1;比赛时间:30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然后提示了课题。
1.2 引导质疑,自主探究。师:看着“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会提问如:什么是倒数?倒数是指一个数吗?倒数应该怎样表述?怎样求倒数?倒数是不是一定是分数?倒数有什么用?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①师:今天我们采用自学加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习倒数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围绕刚才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先自学课本,然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②学生自学讨论,教师指导。③组织全班交流、汇报。最后师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像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寻找,规律由学生发现、总结的学习方式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差异,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这正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加强合作与交流,让课堂真情互动
“1+1>2”的整体原理,说明了加强合作的优势。那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与交流?怎样合作、交流才自然、有效?这是困扰我们教学的难题。我们来看一个《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教学片段,是这样设计的:
2.1 用阴影部分或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分数。(有1/3,2/3,3/3,3/4,4/4,2/5,5/5)
2.2 汇报、点评。为什么这样表示?从图中看,有什么区别?
2.3 每个人拿出一张圆纸片,用圆的阴影部分表示5/4。(学生操作,因为一个圆无法表示,所以想不出来。)再提示:你们同桌之间可以合作一下,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2.4 汇报5/4的意义。(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回答,还有很多学生举着手。)那你们前后四位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两次合作的机会:第一次提问如何表示5/4?教师事先并没有交待或暗示可以同桌合作,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才加以提示。这样就很巧妙的创设了合作的问题情境。第二次是让一位学生说5/4的意义时,看见许多学生仍举着手,“那你们前后四位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就满足了广大同学倾诉的愿望。本人认为只有像这样:当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难度或提出问题有很多人举手,需要共同讨论时的合作交流才会引起共鸣响,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情流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 学会觉悟和反思,开展自主学习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联系。本人想这就是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更多的是靠孩子的觉悟和反思,当一个人只有觉醒了,才能真正的自主,而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活动、体验,有所发现,这过程往往更多的是凭直觉。学生还需要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判断、发现进行思考、体验并加以证实。我们不应该把整个教学过程塞得满满的,追求表面热闹的场面。要给学生的反思以充足的时空,教室里静悄悄的,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
4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习兴趣和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因为它的背景是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之后,所以先播放了刘翔勇夺金牌的精彩场面,紧紧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谈话中以奥运为话题,电脑出示了我国男、女选手夺得各项奖牌的统计表及相应奖金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国家总共要出多少钱?最后根据学生不同方法的计算,电脑再展现了不同算式但结果却相同的等式,如计算金牌的奖金的算式:13×20+19×20=(13+19)×20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算式去猜测、探究其中的规律和奥秘。像这般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正好可以表达语言难以表述的作用。
其实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实现其学习活动由“跟师学”到“我会学”的转变。现在我们的教室也有了电脑,平时更要鼓励学生去运用这一工具进行学习。这样,真正让学生理解了知识不仅仅只在课堂之中,课堂之外的世界更精彩,更丰富。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使学生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学会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断现实的世界,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努力转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