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教学的本质是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通过一次次的教学参与活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感受人性的张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以实现。
一堂成功的课,应是一篇散文或一首抒情诗,句句动人,段段精彩,对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应力求让学生感到亲切、乐学、好学,只有在此基础上,三维目标才真正得以体现。“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优质课总是从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开始的。本文针对我在八年级数学(上)实施新课标教学实验中的有关尝试,谈谈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一、将静止与抽象变成运动和直观
在八年级数学(上)《平移与旋转》这一章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变换的思想,仅从教材上的那些静止的画面,很难实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有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静止与抽象变成运动和直观,让学生从中感受、体会、领悟和提升。
如:在进行“图形的平移”的教学情境创设中, 可按下面几个步骤来进
(1)设问:在生活中,你观察过类似滑雪、电梯上下移动、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飞驰、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的运动吗?(2)展示一组动画:一幕群山与汽车的相对运动,卫星绕地球旋转,时钟的时针、分针的旋转,飞机、火车、滑雪运动员的运动等,学生从这些熟悉的实例中分辨出哪些运动属于平移;(3)学生举出有关实例:如,在笔直的冰场上滑冰,单线练习本上的单格线可以看成是平行移动线段形成的图案,室内地板砖面,可以看成是同一图形上下、左右平行移动形成的图案;(4)展示平移后形成图案的动画。
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渲染了气氛,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领会到变换的思想,也为学生课后的创造性设计开阔了思路。
二、在比较中制造冲突,引出新知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比较中制造冲突,正是这一精神的很好体现。
在“中心对称”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通过动画演示下列各旋转对称图形,学生观察分别旋转多少度后都能与原图形重合,然后屏蔽掉旋转180°与自身不重合的第二排后三个图形,接着叫学生说出剩下的五个图形的共同特征,进而引出课题——中心对称图形。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从比较中观察不同,发现并提炼,体验到发现的喜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应用中渲染新知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实践。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就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情境创设时也应遵循这一理念。
如,在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教学情境设计中,可按以下步骤来进行情境教学:
(1)以习题的方式简单复习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2)出示了如下问题:某地区在退耕还林期间,有一块原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林区增长了n米,加宽了b米。请你表示这块林区现在的面积;
(3)学生活动:首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长方形纸片拼出加长和加宽后的示意图;其次分组讨论加长、加宽后的长方形的面积的表示;第三,展示和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学生在老师的比较后归纳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又如,在“矩形的识别”的教学情境设计中,也可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境。首先提供问题:木工师傅用两条相等的长木条及两条相等的短木条制作了一个门框,你能用哪些方法识别这个门框的形状恰好是一个矩形?然后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多数组的方法都是:通过量角的度数,只要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接着,老师设问(一个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还需符合什么条件才是矩形呢?)来导入新课。
四、 在操作中感悟新知
“数学的严谨性未必一定要通过板着的面孔体现”。 只要学生能发现,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而动手操作实践是获取新知的一条极好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获取了新知,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得到了训练。
如,在“矩形的识别”的教学情境中:
(1)用四段木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木框,轻轻推动一端,你会发现什么?
(2)学生实验、观察、发现(角的大小改变了,不管如何变化,它仍然保持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3)设问:当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直角,它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进而导入新课。
又如,在“菱形”的教学情境设计中,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发现:将一张矩形的纸片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再如,在“正方形”的教学情境设计中,让学生做两个实验:(1)将矩形纸片通过折叠和裁剪得一个正方形;(2)将一张矩形的纸片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为学生发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和“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结论创设了动手感悟的空间。
五、在趣味问题中导入新知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在情境教学中,就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
在《平移与旋转》这章,我安排了一次创意设计课。我按如下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1)导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知道什么是美仅仅是审美意识中的第一层次,能欣赏美,赏析美,也仅是审美意识中的第二层次,能设计美、创造美,才是美的最高层次。今天,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有关知识来设计和谐、美丽的几何图案;(2)出示问题:现有6种瓷砖,请用其中的4块(允许相同的),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然后利用你设计的图案,通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设计出更加美丽,更加大型的图案;(3)欣赏两种以动画形式产生的图案,学生感到很有趣又很美丽,顿时产生“我也来设计”的创作欲望。
当然,数学情境创设的方式还不止上面提到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只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问题情境,都是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