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语文学习学以致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708 日期:2024-02-24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对于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我们更应该发挥作用,体现特色。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教学紧密结合社会生活,让我们的学生与社会共同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 实用 形式新颖
  语文课堂承载的使命向来是以宽泛著称,我们要从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当然,若能学会做学问是最好的。学问可大可小,能做学问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高标准、严要求。如果暂时做不到,我们还是力求让学生从语文课中学到一些能安身立命的东西。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这一点又格外重要。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想通过几堂语文课让学生立刻知荣辱、严律己是不容易,也是有点急功近利的。只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在他们将来的生活中,伴随着阅历的丰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吧!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言行、知识构架中完善自我,给将来的社会生活带来益处。
  近来的一段教学工作更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堂的历史使命,也让我在语文课堂中更能够放开手脚。
  下面是一次根据求职信写作而模拟的招聘现场的语文课堂:
  一、求职信写作指导
  介绍基本的求职信写作,例如:求职信的内容、形式、注意事项等。批改之后将问题直接作为招聘问题提给学生,以加强学生的印象。因为有很多学生还是将本次写作当成是简单的语文作文看待,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实际。针对此类现象,不再泛泛而谈,而是放到模拟的真实中去说,希望能给学生一个更长久的记忆与思考。
  求职信写作要求: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身份求职,应聘单位可以虚拟一个,老师事先也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几家公司。
  二、招聘简介
  班级分为八组,每组选出一位招聘评委,加上老师,共九位评委,共同给每位应聘者打分,每位评委十分,共九十分。应聘者应聘结束后给自己打分,满分十分,所以总分一百分。
  三、招聘过程
  每位应聘人员进入招聘现场以后,面对的是重新布置的应聘模拟场景:正门进入,现场中间有一把椅子,站、坐自己选择,椅子旁边地上有一团纸,观察应聘人员是否自觉地将其捡起。
  应聘者在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回答招聘评委的三个问题,本组评委不得提问。所提问题均是课前学生搜集的真实招聘问题。
  老师从应聘者的求职信出发,询问一些问题。例如:特长的现场展示,过高自我定位的思考过程。
  应聘者对本次应聘过程的自我评价及自我评分。
  四、学生评价
  九位招聘人员对十位应聘者根据求职信和现场表现打分,并决定录用表现优秀的参加应聘人员。应聘人员的行为举止不恰当,如出现站着抖腿、双手掐腰、坐着双腿开叉、手不断摸头等动作,语言过于随意,口头禅明显。
  其他同学对九位招聘人员也作了评价:身为招聘人员,底气不足,身为公司的形象大使,态度不端正,对人不礼貌,对人讲话态度不好,有时说话不太清楚。只注重提问,不关注应聘人员的回答。总的说来,招聘问题材料准备充分,有点招聘的经验。
  五、教师总结
  结合别的班级和一些社会经验,针对他们的招聘过程谈自己的感受,不直接评价。
  从语文的角度看,求职信书写不认真:错字、别字太多,而且明显。没有严格地按照求职信的格式来写;内容过于浮夸,不切实际,泛泛而谈,没有个人特色。
  口头表述能力欠佳。不能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或不会变通灵活地回答不知道的问题。应聘者对招聘者提出的问题没有做到正确的回答,答非所问。
  语文以外,从进门一刻起的行为举止来看,过于懒散,缺少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过分的紧张。应聘者应变能力和自知能力不够。应聘者逻辑条理欠缺。过于自信或自负,针对自我评分满分的现象,要适当给予自己肯定,针对自我评分过低的现象,要适当给予自己自信。
  本次模拟招聘课堂给我的几点启示:
  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加落到实处。
  中职院校的语文课常常属于被忽视的文化基础课,学生往往有一个“来到职业学校就要学习技能,放弃语、数、英”的概念。而我们若天天将“之乎者也”挂在嘴边,必将与学生距离更远。所以,应该将我们的语文课更加靠近现实,为社会服务。例如广告语的写作,针对广告班的学生,会要求他们绘图并加以文字叙述;也会找到一些正在征集的简单的广告语让学生去写,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以及创作优秀作品的强烈欲望。希望通过这种实战性的练习,能让我们的学生能写好各类常用的应用文,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将德育教育孕育在语文课堂。
  例如,礼貌教育。一直以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小,需要加强礼貌教育,于是在课堂上不断地谈礼貌问题,甚至不少老师谈到学生不文明不礼貌的举动时深恶痛绝,然而这些纸上谈兵的行为,收到的效果却不明显。大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实际上,这和年龄没有关系,礼貌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园中见到老师要问好,到家庭中外出要告之家长到何处、干什么,再到这次招聘会中学生提到的进门前应该敲门、问话中要求说请、别人帮助自己应该说谢谢、不知怎么样回答应说对不起等等,礼貌问题还有必要兴师动众地拿到课堂中灌输吗?如果连知识能否全部在课堂中灌输本身都是很大的问题,课堂中还忽视学生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建构,这样的教学更是一种浪费了。现场的那团废纸必然会起到让学生感受到细节决定成败,感受到干一行爱一行,以工作为家的作用。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形式新颖。
  教学的途径可以有多种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师生的一问一答。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中精讲的精华,更应该加以发展。以前总是担心学生这个不能,那个不能,但是实际上是我们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出乎想象,重新建构知识的能力之强也出乎我们的意外,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成熟程度出乎我们的想象。探究我们既解决了就业与自主创业相关的知识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能力,培养他们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增强他们沟通人际关系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评价中提到了礼貌问题。谁能否认这节课成功之大远远高于满堂灌呢?事实让我们找到了一条学生自我教育的渠道。
  高度尊重学生。
  说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关键是怎样利用他们的自尊心。一味贬低、打压他们,时常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自尊变成自暴自弃。很多时候不是你作了要求学生就能做到,怎样让要求的效果最大化,让学生把自己掌握的展示出来,就要引导他们自己努力,毕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谁愿意在那么多熟人面前一无所知呢?环境可以改变人,当大家都说你那样做很不礼貌时,我想总比全班泛泛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的教学改革不能仅仅拘泥于几张桌子的摆放,小组的分配,而更应该是课堂形式、内容的改革,甚至是教师思维的转变。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是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给教师自身带来的提升也是令人欣喜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以社会为工厂”教改举例[M].天津:天津教育,1975年 第01期。
[2]张永军 杨爱东 浅谈社会课和语文课的联系和配合[M].山东:山东教育,2002年 第25期。
[3]伊漪 语文课内创造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立体教育[M].伊漪 文献来自: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04期。
[4]郭思乐 人之悟感发展与教育的生本化改革[M].教育研究,2004年 第03期。
[5]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 第03期。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