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967 日期:2024-02-18 来源:论文网
&

怎样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或许许多语文教学同仁都有相同的感受:语文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人越来越少了,低头冥想、神游天外者愈来愈多了;自习课上随时可见记英语单词的、做数理化习题的,而做语文作业的、读书习文的却寥寥无几。于是我们看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却愈来愈低了。
感慨之余,我们不能不心痛地承认: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在逐步丧失啊!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无疑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眼前的紧迫任务。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统一,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呢?就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语文课堂的多姿多彩、情趣盎然来自于语文教师的睿智机敏、诙谐幽默、博学慈爱……是语文教师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的根本所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力越大,他的意图就越容易贯彻,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学生的教育也就越成功。人格魅力主要产生于教师的修养、品格、学识、智慧才能以及与学生的感情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1、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业务水平,从学识上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2、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待人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
  3、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授课方法,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机智灵活地处理学生在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和失误,让学生在不感到难堪的情况下既受到教育又保护了自尊心,学生势必对语文课产生亲切感。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教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火サ闳佳幕稹=淌Φ娜烁聍攘κ橇貌ρ忌盏幕鸢眩攘λ纳洌侥苄苄苋忌铡K?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是对教师必然的要求。
  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在初中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倾听、交流的习惯;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等。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抓好课堂,学生就如同老师鞭子下的陀螺,只需轻轻一抽,就能转上半天。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语文课堂的吸引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另类”导入。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如故事激趣、疑问诱趣、佳句调趣、“音画”逗趣、激情朗诵、笑话引路等,设计时要根据教材及课堂设计的需要,从“诱情、激趣、设疑”入手,从而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沁园春·雪》一文,就可以选择“激情朗诵”、“背景故事介绍”、“同类诗词对比”等方法,效果都挺好。
  2、抓优化“正课”过程。抓优化“正课”过程,即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
  3、抓评价机制。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因此,在教学中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像作文中,一个好标题,一个好词语,一处好的引用等等。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只要回答,就给以鼓励,也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4、优化作业。
  (1)让数量 “少”起来。布置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难度而异、因文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文言诗文的背诵和默写中,后进生或者说是稍差点的中等学生,就可以要求少些,或内容少些,或时间迟些等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让作业“活”起来。比如在学完《致女儿的信》之后,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爱情的故事,就故事谈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有时,还可以以各种游戏或是竞赛方式进行,这样一来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得到了能力的锻炼。
  四、 加强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可以采用“引”、“扶”、“教”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引”,即在课堂前用几分钟时间搞“名著推荐”和“好书读后感”活动,并把自己交流的书放在学校,用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收获来引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活动发现,往往是一介绍就有许多学生抢着去读这本书了。
  “扶”,即教师推荐学生应读和能吸引他们的名著、杂志,并每周抽一定时间让他们阅读。他们对书上瘾后,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即教师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做摘抄、写读后感、随笔等,并把所有的早读时间让出来,让学生积累阅读到的精华,提高自己文学素养。这样,学生对阅读就越来越有兴趣了。
除了以上方法外,老师还可以在本班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和书做同学、朋友,用课堂时间谈自己的读书收获,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五、 多组织语文活动对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它可以搭建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众多的交流机会,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发现人的创造才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结合语文课文的活动。在吃透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篇不同的文章,可巧妙地设计和安排语文听说读写训练,力争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多参与活动。例如学习《陈涉世家》,学生对“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并杀两尉”这一段总弄不明白。于是我就组织几个同学以即兴表演的形式把这一段表现了出来,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进来,读的读,演的演,我在后面作指导。学生都很积极,还找了笤帚等物作道具,兴趣很浓。学习诗歌,我就开展朗诵赛,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学习《傅雷家书》,就让学生以“沟通”为主题,给父母写一封信……通过这些活动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抓好课前小活动。课前小活动犹如大餐前的一道开胃小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我把这段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组织“课前五分钟”活动:或“动力加油站——我喜欢的一则名言”,或我喜欢的名人故事,或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趣味故事大家讲等,既增强了学生的胆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效颇好。
   3、结合其他社会活动促进语文学习。家长会前,让学生写“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母亲节,让学生回家做家务,并写随笔一篇;下雨了,我们的作文就是以“雨”为话题……这些活动,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再头疼作文了。总之,语文活动的开展,使语文不再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敌人”、“帮佣”,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得到了和谐统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孔老先生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对我们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很适用,可以这样说,爱好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语文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并给予正确诱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地改善语文教学被动的局面,适应教改的需要。可兴趣的培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心怀学生、心系语文教学,多想方设法,精心设计,搞活课堂,激活学生,尽量运用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和语言美感,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学生一定会逐渐爱上语文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