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正文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运用导学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中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自学时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问老师或同学,把自己的收获和疑惑记录在《目标导学读本》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目标导学读本》让学生经历“前言链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我的疑惑——自主整理——后继链接——课外实践——学习反思”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议论、质疑、操作等,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在个人或者小组探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研讨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把学生所提出的疑惑进行整合,教师重视加强操作和知识迁移的指导,从整体到局部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和操作要求,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三、从学生辩论说理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来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说理。
四、从针对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训练是指课堂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心巧设和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从评讲中培养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学了例题后,学生都要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练习完毕再组织评讲,学生运用数学概念、基本原理对每种问题先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然后再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有根据地说明理由,这与引导学生经历各种思维过程一样,都是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
六、从总结中培养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对所学习的新知识,教师一般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配合小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立足课堂,功夫下在课内,并且灵活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途径与方法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