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885 日期:2024-02-17 来源:论文网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必须学好、学扎实。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是以此作为最终目标,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时间为单元来具体执行的。那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便是我们在教学上研究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就从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误区一:“愉快教学”、“兴趣教学”、“活动课”的随意性。“愉快教学”是“愉快教育”的一种,它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促使教师改变过去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弊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但目前一些地方对“愉快教育”不求甚解,认为它是“玩乐教育”“谈笑教育”“热闹教育”,追求表面形式,严重亵渎了“愉快教育”。“兴趣教学”就是利用和教材有关的图画、玩具、学具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但要切忌教师毫无边际的乱谈,用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来充斥课堂,本末倒置,严重破坏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严格性、严谨性。“活动课”能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才智,拓宽思路,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中有动,动中有学,使其个性、心理、特长、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课堂中要牢牢抓住主导权,使教学紧而不乱,松而有序,力求师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思考。
  误区二:“养成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忽视。
小学数学教学历来被认为是知识性传授的教育,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严重忽视,这已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障碍。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会“说”,敢“说”,因为“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课堂教学还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就会对所学知识掌握牢固。“板书”“演示”“图形”“表格”等首先是观察,只有观察清楚才能给下一步打好基础。
  另外,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认真验算、认真作业的习惯也是数学教师必须注意的。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教风要严谨。
  误区三:学生减负,教师也应减负。报纸、杂志上谈“减负”的文章比比皆是,无非是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学生“减负”以后教师怎么办?我认为教师不应减负,而应“增负”。教学质量下降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劳动,通过更多的渠道,优选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问题。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同样有心理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习题的用意,切忌盲目地让学生机械地背结语、套公式。
  误区四:口算简单易教,不需要更多的探讨。口算是笔算、估算、简便计算的基础,它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但其重要性并非人人重视,即使课堂上进行口算教学也是图形式,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面对的只是优秀学生,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利。口算教学必须加强算法算理的指导,提高计算速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进行。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全面提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