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生本”——我的学车感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872 日期:2024-02-17 来源:论文网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据有关媒体报道: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对于这个成果,我站在教师的层面曾迷惑过,怀疑过,否定过。
  通过这次学车,我的角色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由教师变成了一名学生。因此,我的教育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我真正认识到生本教育的实用性,实效性,必要性,科学性。
  生本教育特点:1.突出学生 2.突出学习 3.突出合作 4.突出探究
  我的学车历程:1:报名 2:教练 3:陪练 4:操练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本人是不喜欢开车的,所以就迟迟不想学车。但由于时尚,迫于无奈,我交了学费。
  这一刻,我知道我已没有退路,只能勇往无前。这一刻。我更知道:我不是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阅历丰富的母亲,而是一窍不通的小学生,准确说,是差生。
  正因为我差得厉害,所以我悟得深刻。——没有学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练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本” 教学的教育课。
  生本教育的特点:
  1.突出学生
  矛盾论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于是,生本教育的课堂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
  教练行为。教练把我们带到练车场,首先给我们讲了车考的第一试—倒桩的有关动作要领。不到5分钟。我强行记忆着教练的话:左右圈数,车上标记点的位置等等。然后,我们进入长时间反复练习。通过练习,我知道:光背住了教练讲的要领不行,操作时还有偏差,随时还需要调整。通过练习,你就会有问题问教练,如何调整?像我还要问上一句:为什么这样调整?这样,我们整整练习了一上午,应该说,我找到了车的感觉,不再烦车了。
  教师行为。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师多数还是老的教学模式——继承和接受。这就必定会抑制学生主动思考,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就形成盲目服从、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东西,丧失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反思数学教学,感悟:教师在新授课堂上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去体会,去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寻找求助伙伴,形成合作学习。此时教师也随时洞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把握不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预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让差生张开嘴,用起手,动起脑。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2.突出学习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练行为。由于当时正碰上我的工作很忙,集体上车课,多次缺课。而考试只剩下两天的时间。怎么办?教练也很着急,于是,教练就给了我一次单练的机会。我们起了个大早,从5点整整练到7点,我木然的重复着教练教的每一个动作,心里怯怯的。 虽然,我倒车,坡起等关键考点的动作要领也算记住了,但心里特恐慌,感觉没底。因此,第二天,我必须练习。但是这次车上已经有4名学员,我来后只能给教练挤下了车。挤下了教练,我感觉很不好意思。生怕其他学员会讨厌我。但是,奇怪的是:其他几个学员几乎都异口同声的说:你来了,太好了,这么长时间,大气不敢喘。生怕教练训。现在好了,我们敞开心来练。肯定能练会。来来来,一人练时,大家都帮长眼珠,别惹教练吼。我也松了口气,原来大家同感啊!于是,你一圈我一圈,你一句我一句,说的明明白白。深的浅的都敢问,易的难的随便说,有时还根据个子高矮不同把教练教的技巧稍作修改。使操作更规范。这次我学会了,我们大家都学会了。我们同车的这几个人考试也都过关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反思数学教学,感悟:
  一定要给学生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敬业,决不是要求教师时时都要跟在学生的屁股后面,实践证明,同样的学情,跟得越紧效果越差。但教师又不能彻底放手,那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一个好教师,是讲究方法的,是有节奏感的。是善于研究学生心理,从而做到收放自如、潇洒彼此、成就双方的。是让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的教师。
  教师行为。走进数学课堂,有时,你竟然会发现班主任教师正坐在本班级的后面。(不是全盘否定,对于有些另类的班级也许需要,但我不欣赏。)如果是平常上课,班主任的这种做法对数学课堂绝对是一种干扰,对数学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一种否定,对创造不同学科的个性课堂的间接控制。对学生学数学激情的一种心理干预,不利于合作,不利于探究。所以,我建议非数学学科的班主任教师如果一定要兼听数学课,请把你的座位搬到门外,这样,你的学生一定会学得轻松,效果更好。这样,就相当于你给你的学生插上了一双搏击凌空的翅膀,孩子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好!
  3.突出合作
  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
  教练把我们同届的32个人分成8个小组,应该不仅仅是车载客量问题,也是生本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吧。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当然这里是有科学性的)每小组4-6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确保每位学生在小组内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的合作一定有效,学习一定高效。
  4.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
  在我的雇人陪练和个人单独操练过程中,我的体会更加深刻。更加坚定了我对生本教育的信心。陪练总是说:开车这件事并没有十分确定的技巧性的东西,好的车感和熟练程度是关键。于是,我的陪练首先告诉我应该注意的东西他仅提醒我一次:比如遇到路口,红绿灯,和转弯一定要带上刹车;转弯时要先打方向灯,放慢速度,踩刹车等等。然后,他只负责拉手闸。所以,我的注意力需高度集中。不能把安全问题寄托在陪练身上。所以自己真的进步很大。等到个人单独上路操练时就心稳、手稳、脚也稳。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好,手脚相应,操作自如。反思数学教学,我们教师一定不要霸占课堂,絮絮叨叨一遍又一遍,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教师累,学生睡。课堂低效甚至无效。所以,教师在重点知识点拨以后,一定要学会倾听,学会期待,善于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我读过一篇”教师母鸡论”的 文章。有一类老母鸡:不叫光下蛋,孵出全部小鸡。相对应的该类老师“温和而有方法”。怎么能将全部小鸡都孵出?这就要求教师做”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 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该类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几乎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充分发展和长足进步。
  时代在进步,学校在发展,教师在提高,”智慧加高尚”的教师越来越多,当我们的课堂走向生本,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