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教育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681 日期:2024-02-15 来源:论文网

方法教育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方法教育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进行方法教育,要根据中职物理教学的目的及要求,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挖掘方法教育的因素,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以及学习习惯,把方法教育融于中职物理知识的讲授中。下面谈谈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一节时实施方法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从定律内容本身看,中职物理较初中物理并没有多少增加,在中职物理课本“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突出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介绍是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理想实验的介绍反映出理想实验的本质特征,即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是一种逻辑思维活动。它也有实验对象,也要控制对象的物理条件;也有操作过程,也是为了发现实验对象的本质和遵从规律,不是头脑中的胡思乱想。要让学生了解理想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即理想实验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地位,虽不能代替具体实验,但由于它不受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的限制,可以超越控制条件等具体操作上的实际困难,没有误差,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和推理的创造性作用,所以在物理学史上常常导致重大的突破,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在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时,要突出实验的过程及推理方法:
  1. 经验事实。让静止的小球从斜面AB上滚下,小球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BC,(1) 由于斜面有摩擦,小球在BC面上上升的高度逐渐接近小球在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
  2. 假想实验。如果斜面没有摩擦,仍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
  3. 进行推理。(1) 小球在BC面上上升的高度与小球在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相等。
(2) 如果减小BC面的斜角,小球在BC面上上升的高度仍与小球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相等,但它在BC面上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3) 如果使BC面的斜角为零,小球不可能达到在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4. 得出结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通过理想实验,伽利略否定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两千年间关于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的错误认识,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 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在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具有惯性”两个结论的基础上,又对速度、运动改变、力、加速度、惯性、质量等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运用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讨论。上好这一节课,既复习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又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进行认识上的准备,其本身也是一个推理方法教育的过程。这一节的推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1. (因为)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其大小和方向无论二者或是其中之一)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 (因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物体,速度发生改变;速度发生改变的物体具有加速度,(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物体具有加速度。3. (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物体具有加速度;(所以)力是使物体具有加速度的原因。4. (因为)在相同外力作用下,质量大(小)的物体,其运动状态难(易)改变;运动状态难(易)改变的物体,惯性大(小),(所以)质量大(小)的物体,惯性大(小)。质量是惯性的量度。5. (因为)在相同外力作用下,质量大(小)的物体,其运动状态难(易)改变;运动状态难(易)改变的物体,加速度小(大),(所以)在相同外力作用下,质量大(小)的物体,加速度小(大)。
  通过以上推理,人们从认识上看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有联系,必然要从方法上去寻求三者的定量关系,从而导致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